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相国
《文苑》2008年02期 高平


相关文章推荐
- 曹参:无所事事中的深谋远虑
- 成语"萧规曹随"出自一个典故,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除了成语"萧规曹随"之外,许多人提起曹参,恐怕就是一片模糊。这样...[详细]
- 《黄金时代》2019年08期
- 曹参 无所事事中的深谋远虑
- 成语"萧规曹随"出自一个典故,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秦汉之际,若论厉害角色,你会想到谁?项羽、刘邦?那是当然。张良、...[详细]
- 《国学》2013年07期
- 喝酒的宰相无为而治
-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名言。但公元前193年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以后,他在相国的职位上用喝酒取闹的着意创作,赋予了其实际的意义。[详细]
- 《领导文萃》2008年02期
- 曹参治齐与汉初统治思想与统...
- 西汉以后的历史学家一直以浓笔酣墨为西汉初年的黄老思想和黄老政治抒写充满激情的赞美词,但很少有人把将黄老思想与黄老政治从齐国一隅推向全国的关键人物曹参视为一流政治...[详细]
- 《管子学刊》1998年04期
- 国家利益面前的萧何与曹参
- 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初年,有两位文韬武略的大臣,本来是相知、相敬、相爱的同僚,他们勠力同心,襄助汉高祖刘邦灭掉秦、楚,一统天下。鼎革汉立之后,因序功排次,而生出了嫌怨,从此...[详细]
- 《博览群书》2018年03期
- 从“勿扰狱市”申论曹参的经...
- 汉初黄老之治的奠基人实是曹参。黄老之治的基本方针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这个方针一般只是理解为减轻人民、主要是农民的各种负担,轻徭薄赋,使久经战争创伤的农业生产迅...[详细]
- 《江淮论坛》1985年02期
- 曹相国黄老治齐
- 黄老之学的主张,契合了秦末之乱后凋敝民生恢复的需要,言简意赅,便于操作,所以被曹参选中,奉为治国之道,大获成功惠帝二年七月,丞相萧何去世,曹参继任,是为汉朝第二任丞相。...[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17期
- 文景之治的开端:萧规曹随
- 一句话,西汉初年之皇权,不是秦始皇所开创的绝对专制皇权,而是汉高祖所接受的相对有限皇权史书上说,曹参离开齐国去长安赴任前,叮嘱继任的齐国丞相说:"我离任以后,有两处事拜...[详细]
- 《国家人文历史》2019年23期
- 曹参、班超离任时对继任者的...
- 史书记载,曹参在齐国为相,听说萧何病逝,便促使家人准备行装,说他将入朝替补萧何的丞相遗缺。不几天,朝廷果然下了诏书,命曹参接任丞相。从这里可以看出当年随同刘邦打天下的...[详细]
- 《群言》1990年12期
- 曹参自愧不如萧何断想
- 史载,西汉时的曹参继萧何之后为相三年。曹丞相自愧不如萧何。他"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这样以来,就有"萧规曹随"一说流传至今。曹参绝不像时下的一些官员——"新官上...[详细]
- 《老年人》2012年10期
- “萧规曹随”小议
- 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地区,为了安定、发展的目的而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当然无可非议;但若是借口强调政策的连续性而墨守陈规,容不得半点改革,恐怕就不足为训了。汉朝开国贤相...[详细]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93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