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易代与宋濂的题跋文创作
《文艺研究》2017年12期 左杨; 下载(270)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新发现宋濂佚文三篇辑考
- 新发现现存各类宋濂文集中均未收录的三篇文章。三篇佚文是:《唯庵然和尚语录序》,载于《松隐唯庵然和尚语录》;《送心泉毖上人谒空室和尚》,载于《恕中无愠禅师语录》;《慈...[详细]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论宋濂后期的诗文风貌
- 至正二十年(1360)后,宋濂逐步完成了由隐逸之士向皇帝侍臣的角色转变。这一变化,使他的诗文观念及创作均呈现出了异于以往的风貌。笼统地以"台阁"代称宋濂后期的诗文风格是不...[详细]
- 《兰州学刊》2011年03期
- 《宋濂全集》(新编本)文献辑...
- 黄灵庚先生辑校的新编《宋濂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新编")在三方面取得全新的突破:一是内容的新。1999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濂全集》(以下简称"旧编...[详细]
- 《博览群书》2014年09期
- 养气与明道——宋濂文学观之...
- 本文以养气、明道为视角,着力透视宋濂文学观的内涵和底蕴,试图揭示其文学观的传统性与其所处的时代以及个人所受的教育之关系;肯定了其进步意义,分析了认识局限,填补了宋濂...[详细]
- 《曲靖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 论宋濂的文论与散文创作
- 宋濂的文论和创作对明初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认为:宋濂的文论,从总体上可概括为:承宋儒之余绪,开台阁之先河。本文还具体指出宋濂那种与明初统治者“独尊宋儒”...[详细]
- 《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 论宋濂对明代文学的奠基性导...
- 宋濂是站在历史交合点上的大文学家,其文学理论与文学创作实践对整个明代文学具有奠基性的导向作用。明代文学的走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明代文学的特质、与前代文学的差异...[详细]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
- 明人的宋濂文学接受
- 本文对明人的宋濂文学接受情况进行深入考察,认为洪武朝宋濂受到海内外一片盛赞;永乐朝遭受政治牵连,声名扫地,长期无人问津;正德朝,政治平反,文名渐苏,但明中期复古派、性灵...[详细]
- 《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 宋濂为文宗经说新探
- 宋濂论文有浓厚的明道宗经特色,这一观点几成定谳。目前学界一致认为其文学主张"因文入道,务本求实,以辞达明道为宗。"[1]然而,由于对宋濂所论之"文"的内涵缺乏更细致的考察...[详细]
- 《长城》2011年02期
- 宋濂“明道”文章观的演变及...
- 元代中晚期文坛最显著的走向莫过于从"台阁"向"山林"的演变,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大量的隐逸群体及文人雅集结社组织,如"玉山雅集"与"北郭诗社";二是文人在创作实...[详细]
- 《文艺评论》2012年06期
- 宋濂死于何地
- 一本《历代游记选》来到案头,是湖南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年三月版。翻到《游钟山记》,在作者宋濂简介里,赫然几行字跳进眼帘:“宋濂……[详细]
- 《读书》1983年08期
- 宋濂的《〈杜诗举隅〉序》
- 由宋入元的俞浙《杜诗举隅》在杜诗学史上没有影响 ,因为它并不流传。同样由宋入元的刘辰翁评点的《集千家注批点杜工部诗集》在元明两代却相当流行。钱谦益对前代评杜注杜著...[详细]
- 《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