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从《春秋》看孔子的“人无远...
- 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着丰富的内涵。从时间层面看,把“远、近”训释为长远、切近,“虑”训为预防,“忧”训为患,在历代释义中占据主流地位。后又引申出“终身...[详细]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孔子赞》
- ~~《孔子赞》@陈凤梧!明<正>~~[详细]
- 《走进孔子》2022年02期
- 孔子,时代的“逆行者”
- 一个名词响彻庚子之年——"逆行者"。新闻中,我看到了钟南山在工作车上的困倦,白衣天使奔赴武汉的风尘,军人行进中步伐的铿锵,一线医护人员与儿女的隔空拥抱,社区居委会大妈...[详细]
- 《政协天地》2020年09期
- 孔子:孤独的圣人,延绵的世...
-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其言行被记载在《论语》中,被奉为儒家经典。《论语》的智慧泽被后世,孔子的精神传承千载。《论语》作为古老东方智慧的代表,正伴随着中国...[详细]
- 《传记文学》2021年10期
- 论林语堂作品中的孔子形象
- 新文化运动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孔子形象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同于正统的文本将其神化的立场,现代文学大多倾向于消解其神圣性。林语堂作品中所呈现的孔子形象则在一定程度上...[详细]
- 《文化学刊》2020年03期
- 林语堂《子见南子》中的孔子...
- 林语堂《子见南子》中的孔子形象内涵丰富,是林语堂孔子观的体现。孔子最近情、注重现实人生、幽默,是林语堂孔子观的三个维度。孔子的近情,表现为情感真实、可爱;认为男女是...[详细]
- 《四川戏剧》2020年09期
- 貌似孔子
-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孔子逝世,终年72岁。孔子的学生们都非常怀念孔教授。一个名叫有若的学生长得很像孔子。学生们于是突发奇想,共同拥戴他当他们的老师,请...[详细]
- 《前线》2015年01期
- 孔子的叹息
- 有一次,孔子受困于陈蔡一带的地区,有7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侯,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详细]
- 《大众标准化》2015年06期
- 今天该怎样看孔子
- 今天,我们回过头去,应该怎样看待孔子呢?我的观点就是:一味地咒骂孔子,是没有良心;试图重新把他送上神坛,是没有脑子。年轻时不懂事,跟别人胡乱骂孔子。现在想想,其实连孔子...[详细]
- 《人民文摘》2014年02期
- 孔子的可爱
- 孔子是一个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的人,但是,孔子也是一个很可爱的人,而且是一个可爱的普通人,他的身上有着很多的可爱之处,而这些可爱之处,是表现在他在生活中的真实表达上的,...[详细]
- 《新一代》2014年02期
- 貌似孔子
-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孔子的学生们都非常怀念他。一个名叫"有若"的学生长得很像孔子,学生们于是突发奇想,共同拥戴他当他们的老师,请...[详细]
- 《杂文月刊(原创版)》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