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敦煌石窟装饰纹样为素材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05期 朱琳;张聪;顾越凡 下载(483)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吐峪沟石窟东区2015年出土古...
- 本文采用外观观察和纤维分析等方法,对2015年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东区考古出土的18个古纸样品的基本性能进行了分析检测工作。结果表明,17个古纸的原料为苎麻,1个为树皮。纸...[详细]
- 《吐鲁番学研究》2020年02期
- 合掌岩东三大佛石窟整体构想
- 合掌岩石窟开凿于2003年,历经十余年,已有一定的规模,其创作理念参考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雕刻手法继承了传统的石窟雕刻方式,使石窟雕刻的传统手法得以发展延续。中国传统雕...[详细]
- 《天工》2019年09期
- 从北朝石窟寺造像的服饰特征...
- 北朝时期,胡汉间发生了激烈的文化冲突,服饰风尚表现出更加个体化、个性化的特点,形成以鲜卑装为主的北朝早期服饰风尚;另外,由于汉化政策的大力推行,承袭"褒衣博带"的服饰风...[详细]
- 《西北美术》2020年01期
- 敦煌石窟供养人服饰艺术图像...
- 本文指出敦煌石窟供养人服饰艺术图像资料具有历史悠久、序列完整、数量巨大、形态丰富、文化交融、民族特色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并说明它们对中国古代服饰史学科建设、石窟考...[详细]
- 《艺术设计研究》2014年01期
- 传统文化视域下云冈石窟的佛...
- 佛教作为汉代时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碰撞中,逐渐中国化,而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的服饰成为佛教中国化的一种符号。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文化遗产...[详细]
- 《收藏与投资》2022年05期
- 神龛的尺度审美
- 广义上的佛像,应该存在于寺庙或石窟中。古时贵族居家,虽有佛龛用来供奉佛像,但承一室之弊,佛像多成了些小巧精致的摆件,细微中弱化了佛法所应有的宽宏博大。而能够将佛像放...[详细]
- 《家具与环境》2004年01期
- 《缕》
- 该耳坠灵感来源于中国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历经千年,在四百多个石窟里留下了难以计数、美如花朵的壁画图案彩绘。作品以石窟壁画中的花朵图案为设计元素,对...[详细]
- 《中国宝玉石》2020年06期
- 敦煌石窟中沙州回鹘时期的回...
- 从沙州回鹘时期敦煌石窟的供养人衣冠服饰看,沙州回鹘供养人像与西域高昌回鹘供养人像相似,说明沙州回鹘与西域回鹘既有文化上交流的密切联系,又体现生活习俗上的相融;将回鹘...[详细]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
- 家具仿生学
- 郝贝尔说:"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我们都是些植物,我们这些植物必须扎根于大地,以便向上生长,在天空中开花结果",这可以能是人对自然最诗意的解释,反映了人对自然最深切的向...[详细]
- 《现代装饰(家居)》2013年03期
- 从天龙山石窟服饰内容看唐代...
- 天龙山石窟中所蕴含的服饰种类多样、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唐代服饰最绚丽多姿,开放自由,从石窟服饰文化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大气蓬勃的文化气派。[详细]
- 《沧桑》2013年04期
- 敦煌石窟北朝佛像服饰艺术的...
- 敦煌石窟北朝佛像的服饰艺术受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影响,在穿着形制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早期的通肩式、右袒式再到后来的半披式、褒衣博带式,不仅体现了佛教东传过程...[详细]
- 《中原工学院学报》201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