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神树的象征意义
《文物春秋》2006年06期 刘道军;刘红 下载(1572)被引(7)


相关文章推荐
- 古蜀文化与三星堆“神乌扶桑...
- 学界提及“巴蜀文化”者,多将巴与蜀一以概之,却皆重在“蜀文化”的研究。考察史料,“巴蜀文化”应有更为明确的区分,或以古蜀文化、古巴文化、狭义巴蜀文化、广义巴蜀文...[详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古蜀密码
-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时隔34年,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开启新一轮考古发掘。金面具残片、鸟形金饰片、象牙、玉琮……一个距今4800年—2600年的古蜀王国轮廓逐渐显现。神秘的古蜀文...[详细]
- 《科学大观园》2021年08期
- 论古蜀地名都是后人的追记—...
- 今天有许多关于古蜀时期的考古发现,让我们知道了古蜀国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不过这些考古发现只能用"现在地名+遗址"这种方式去命名。古籍中记载有不少古蜀时期的地名,应该都是...[详细]
- 《文史杂志》2020年02期
- 古蜀蚕文化的考古发现
- 古蜀先祖蚕丛氏作为擅长养蚕制丝的部族,以蚕而得名。由于蜀中气候温暖潮湿,故古蜀蚕丝的遗迹很难在四川得以保留。西汉扬雄追溯远古蚕丛传说以来的古蜀文明发展轨迹,为后人...[详细]
- 《四川蚕业》2020年01期
- 三星堆纵目面具与古蜀神灵崇...
- 本文从卡西尔符号理论角度出发,分析在原逻辑支配下作为文化符号存在的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在古蜀人神灵崇拜中的符号学内涵。古蜀时期祭祀活动兴盛,与当时神灵崇拜关系密切。...[详细]
- 《文教资料》2019年30期
- 论蒲江“成都矛”解读中的几...
- 近期,蒲江战国船棺墓发现了刻有"成都"二字的青铜矛,引起热烈讨论,出现若干误读。"西控成都,沃野千里"不是出自《战国策》,而是《明实录》;1985年雅安发现"成都矛"已经"将成...[详细]
- 《文史杂志》2017年03期
- 温江区古蜀文化研究及其开发...
- 温江区近年来对本地的古蜀文化遗迹的保护开发工作进行得较为缓慢,成效不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实地走访、数据查找等手段简要分析当前温江地区古蜀文化旅游的资源及其开发现状...[详细]
-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 论古蜀人的太阳崇拜和历法
- 太阳崇拜和历法分别代表着神话和科学,是古蜀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都是古蜀文化中的重要因素。从蚕丛氏到开明氏等古蜀人都是崇拜太阳的,他们使用的历法由太阳历向阴阳历...[详细]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古蜀地区祭祀遗存初步研究
- 综合对比平面形状、堆积状况、文物埋藏与保存状况等几方面的特征,目前古蜀地区祭祀遗存可分为六大类六个等级,年代从二里头四期延续至西周晚期,以中商至西周早期较为集中...[详细]
- 《四川文物》2022年06期
- 三星堆服饰:古蜀农耕文化的...
- 服饰是人类社会组织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三星堆古蜀服饰展现出的特点,与处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古代中原服饰有许多相似之处。三星堆服饰以及伴生的文化境界,使...[详细]
-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2期
- 崇鸟敬日:古蜀先民的文化特...
- 古蜀先民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倘追根溯源,我们认为,其最主要的特征是崇鸟敬日。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众多文物中,鸟类特别多,如八鸟四牛铜尊、青铜人首鸟身像、鸟头把勺、陶...[详细]
- 《文史杂志》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