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基础课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文史知识》2010年03期 葛晓音 下载(353)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日本“汉文典”与早期“中国...
- 在中国文学史发轫时期(1900—1910),一批以近代大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中国文学"科教科书身份出现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其内容除传统文章流别外,还包括传统小学、文法、修辞...[详细]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文部...
- 日本“文部省检定试验”(1885—1948)以资格考试的形式,补充师范教育体系,完善教师许可证制度。它催生出的众多考试参考书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反映了日本近代...[详细]
- 《国际汉学》2022年01期
- 国内外中国文学史中林语堂书...
- 对比建国以来国内中国文学史中的林语堂书写和国外多部中国文学史著作中的林语堂书写发现,国外林语堂文学史的书写与国内文学史中的林语堂书写大相径庭,国外中国文学史编者...[详细]
- 《闽台文化研究》2022年01期
- 德国早期中国文学史纂中的儒...
- 1854年,肖特所著《中国文学论纲》为世界上首部中国文学史,至1926年卫礼贤的《中国文学》出版,二者虽时隔70余年,但均属于德国早期的中国文学史纂。欧洲早期中国文学史纂...[详细]
- 《河北学刊》2022年04期
- 中国文学史在近现代的知识定...
- 中国文学史在近代是一种重要的基础知识,而不单属于专业学术范畴。基础教育是当时文学史话语竞争的重要场域。最初竞争集中于如何让中国文学史在基础教育中落实。随着胡适等...[详细]
- 《文学评论》2022年04期
- 两部美国中国文学史中的《庄...
- 《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是当代美国汉学界最有分量的两部中国文学史,通过对《庄子》的述评,呈现出西方学术背景下两种相异的历史观念。但是,两部西方中...[详细]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
- 别具一格:评《哥伦比亚中国...
- 引语梅维恒(Victor H.Mair)主编的《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The Columbi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是一部在美国汉学界有相当影响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在其正式出版前,...[详细]
- 《国际汉学》2021年01期
- 史识与诗情——序《抒情传统...
- 陈国球教授是当代中文与华语世界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他的学术根底深厚,不仅兼治古典与现代,比较文学方面也涉猎极深。陈教授曾于香港任教多年,目前获邀担任台湾清华大学玉山...[详细]
- 《小说评论》2021年05期
- 世界首部中国文学史专论《中...
- 《中国文学史纲要》首次出版于1880年,是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专论。它的作者为俄罗斯著名汉学家王西里(V.P.Vasiliev,1818—1900)院士。该著中文版于2016年...[详细]
- 《国际汉学》2020年01期
- 中国文学史编纂研究的典范之...
- 温庆新博士所撰《20世纪初期中国文学史编纂研究(1900—1910)》一书,结合20世纪初期的文教思想,还原近代学制改革、学术变迁大势、传统学术与"西学"知识相杂糅等时势背景对2...[详细]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寻访20世纪早期中国文学史的...
- 晚清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过渡时期,也是新旧文化交替、中西思想碰撞的革新时期。社会形态变革的巨大震荡以及新式教育的直接影响,促使学术思想的发展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详细]
- 《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