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通讯观(上)——谈谈物质民俗(四)
《文史知识》1999年04期 董晓萍 下载(7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二─...
-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二──居住、生产、交通民俗李丽有关果洛藏族物质民俗中的服饰、饮食部分已曾著文。在此将继续探讨这一范畴中的居住、生产、交通等民俗。一、居住民...[详细]
- 《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2期
-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
- 果洛藏族物质民俗述略之一──服饰、饮食民俗李丽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深居高原腹地,黄河源头,高寒缺氧,交通阻隔,地广人稀,自古以来藏族同胞生息于此,主...[详细]
- 《青海民族研究》1994年01期
- 非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议
- 民俗旅游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特别是非物质民俗旅游资源成为旅游新亮点。这一类型的资源也面临挑战,出现庸俗化、商业化、断代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从开发的深度广度、...[详细]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哈萨克物质民俗文化与伊犁旅...
- 一、哈萨克族物质民俗文化的人文依托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自...[详细]
- 《北方经济》2009年07期
- 民间通讯观(下)——谈谈物质...
- (5)男女讲情话的训练传统在民间通讯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谈情说爱的。在这方面,男人讲情话的民间训练与女人讲情话的民间训练是有区别的。若两情相投,传递信息又配合默契,...[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6期
- 民俗灾害学——谈谈物质民俗...
- 在这里,民俗灾害"学",指的不是农学或别的什么系统理论,而是简略地介绍中国农耕民俗,特别是中国农民通过抗灾保丰收所表现出来的一套与大自然相依为命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1期
- 走近民俗学(8) 交通民俗—...
- 交通民俗是伴随着人类迁徙的脚印、生产运输的路线和彼此沟通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从徒步跋涉到海运空载,中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民族文明的发达程度,是可...[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3期
- 民间通讯观(中)——谈谈物质...
- 上节提到,在民间通讯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社会信息空间,这就要引出另一条常人常规——把某某之间的亲口联络,看成是"说事儿",而不止是"说话"。说者向听者发"信"联络,不管是隔...[详细]
- 《文史知识》1999年05期
- 民间节日的属性
- 节日是生活的高潮。节是竹节的节,竹子的节是一个一个的高耸之处,用"节"来表示生活的高潮是非常形象而恰切的,从"节日"的命名,亦可以体认到汉字的文化魅力。如果说民俗是一种...[详细]
- 《文史知识》2006年07期
- 安徽蒙城歌谣中的民俗事象考
- 蒙城歌谣是民众集体创作的以口头吟唱形式流传下来的传统韵文,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蒙城歌谣进行田野调查,以民俗学为视角,从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详细]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 洞头渔民对海漂尸的心态初探
-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洞头,是被广阔无垠的大海包围的海岛,这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渔民在海岛上占主要地位。渔民们主要的生产和生活的追求目标是祈求海上安全和渔...[详细]
- 《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