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西汉灾异察举考述
- 灾异察举始于汉文帝时期,宣帝以后屡见不鲜,成为西汉中后期的常见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天人感应"理论与政治实践结合的结果。灾异察举在初期为君主广开言路、匡正过失做出...[详细]
-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
- 浅论汉代察举制度
-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是出现得最早和较严密的,对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大作用,并在世界行政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影响较大,经历时期...[详细]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 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
- 本文概述了汉代察举制度的由来、得失及顺帝时期所作的改革,认为,汉代的察举选官制度虽然比及“任子”制度有所进步,可以为封建统治集团注入新的生机,但由于当时统治集团日趋...[详细]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汉代察举征辟制度评析及其借...
- 汉代察举征辟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选官制度的先河,并为后来科举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察举征辟制在后期遭到了破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自...[详细]
-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年0...
- “两汉”察举制度的利弊
- 两汉的举用人才制度,粲然大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察举制度。察举是汉代选用人才的特定名词,察举即考察举荐之意。它是由丞相、列侯、二千石(包括中央九卿及地方郡国守相)等高...[详细]
- 《领导科学论坛》2014年06期
- 从察举到科举——读阎步克《...
- 自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一千三百年间,虽历经多次存废之争,科目屡有变动,但科举一直是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途径。近代以来对科举的批评,...[详细]
- 《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6期
- 从察举到科举(一)
- 本栏目是应广大读者要求而恢复的。本刊曾由卞孝萱先生、郁贤浩先生和史双元先生先后作过两次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讲座。这次恢复此栏目,定名为"文化常识"。该栏目采用专题介绍...[详细]
- 《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01期
- 察·举·征·辟·制·刍·议
-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作为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是出现得最早和较严密的,尽管它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但对巩固封建统治无疑起了重大的作用,并对西方国家...[详细]
- 《求索》1999年03期
- 从两汉的察举制度看中国古代...
- 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士人政府的形成时期,而作为两汉选举制度主要组成部分的察举制度在士人政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察举制度下,士人经历了从游士到儒士再到士大...[详细]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 从察举到科举——隋代审美风...
- 隋代虽然短祚,但其审美风尚也经历了从前期尚敦实质朴到后期形式与风骨兼具的转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皇帝的个人喜好因素之外,隋代处于选官制度从察举,制度...[详细]
- 《科举学论丛》2008年01期
- 察举·科举·一推双考
- 我国古代的人事制度,从先秦发展到明清,直到今天,可以说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人事管理体系。认真研究、发掘我国古代的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思想,不仅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详细]
- 《组织人事学研究》199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