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隆中对》漫谈诸葛亮
《文史知识》1981年06期 田居俭; 下载(19)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疏不间亲
-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刘表的原配太太死了,大儿子叫刘琦,后娘对他不好,准备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刘琦急死了,就请教他的叔叔刘备,刘备很高明,他说你问我们军师诸葛亮吧。刘...[详细]
- 《小品文选刊》2020年06期
- 诸葛亮丢帽子
- 三国的时候,蜀国和魏国交战。司马懿听说诸葛亮病危,不久将死,但不知真假,不敢轻举妄动。就命夏侯霸领1000人马去五丈原探哨,临行嘱道:"若蜀兵怕扰,不敢出战,诸葛亮必定病入...[详细]
- 《民间传奇故事(A卷)》2020年06期
- 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诸葛亮...
- 诸葛亮的形象演变,是不同时代思想风潮的一面镜子。诸葛亮在一个时代的形象设定,往往体现了当时人群的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受到推崇的原因诸葛亮受到后人的推崇,主要有以下...[详细]
- 《意林文汇》2018年14期
- 《英年何早逝》十首——追忆...
- (一)英年何早逝,三顾报君恩。南征北战紧,一扇铭初心。(二)英年何早逝,联吴抗北兵。舌战群儒力,借箭有信心。(三)英年何早逝,平南泸水深。瘴气随波远,祭魂见民心。(四)英年何...[详细]
- 《青年文学家》2019年26期
- 古诗中的诸葛亮
-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历来倍受人们尊重,因此中国古诗词中有很多写到...[详细]
- 《侨园》2019年08期
- 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原因探析
- 诸葛亮为什么要到隆中隐居,本文认为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生活贫困,不可能到地主经济集中的城南、城东去求田问舍,也不会到曹操占领的南阳去躬耕隐居。诸葛亮在隐居隆中10年,生活...[详细]
-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
- 迷雾重重的诸葛亮与躬耕地
- 一如果就"你熟悉的古人"进行一次问卷调查,诸葛亮在普通民众中一定名列前茅。人们了解诸葛亮的渠道,绝大多数是通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或各类传统戏剧、影视剧等。可见,人...[详细]
- 《同舟共进》2018年06期
- 诸葛亮博览群书
- 诸葛亮从小"有俊逸之才,英霸之器"。有迹象表明,诸葛亮自幼好学不倦,博闻强识,即使在躲避战乱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也手不释卷。他禀赋过人,过目成诵,五六岁上就能背诵数百篇诗文...[详细]
- 《思维与智慧》2016年19期
- 诸葛亮散文文学地理解读
- 诸葛亮的散文内容丰富,博采古今,充满正气,自成一家。既有论忠勤国事的篇章,又有治军作战的部署;既有论外交合作的决策,又充满举贤斥佞的无私无畏,包含着正心、立身、待人、...[详细]
-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 为酬明主情,丹心照汗青——...
- 在三国史研究中,诸葛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历来都是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为人所知。事实上,他还是一位文学家,是器识与文艺俱佳的政论家。在诸葛亮的一生创作中,多...[详细]
-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12期
- 浅谈诸葛亮文章特色
- 诸葛亮为后世留下的文字并不少,类型也较多,其中包含表、书、教、奏、正议、代拟的诏书等,这些文字较为注重实用性。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诸葛丞相集中,可以翻阅到较为集...[详细]
- 《牡丹》2015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