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中国文艺传统中的原始母题
《文史杂志》1992年01期 张小元 下载(10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人”与“自然”——中西科...
- 中西方文化传统与观念的冲突,中西方文明风格的迥异,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认知模式,都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认识差异的源头中,找到合理的诠释。[详细]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文化主流性的精神传统。与之相反,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自然曾长期被人们当成一种与人对抗的荒蛮的力量来看待,它是需要人征服的对象。由于传统文...[详细]
- 《商场现代化》2012年27期
- 《老子》之“道”的含义及其...
-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书仅五千言,八十一章,却包含以"道"为中心概念和最高范畴的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老子的整个思想系统都是围绕着"...[详细]
-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
- 东、西二值逻辑比较
- 本文从一个逻辑学的范畴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供读者讨论。[详细]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
- 哈贝马斯:交往理性与宗教
- 以发扬启蒙理性精神为己任的著名学者哈贝马斯近些年来十分重视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宗教因素,提醒人们不要以为启蒙已经把宗教赶出了历史舞台。恰恰相反,反世俗化倾向与世俗化潮...[详细]
- 《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3期
- 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
- 生活世界观念的引入无疑起到了加强实践观启蒙的作用。但也应注意到,作为一个移植过来的、且在西方学术中就不是很明确的概念,生活世界尤其是日常生活世界无论是在学术内涵还...[详细]
- 《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 西方文化中人的尊严的涵义及...
- 当今被广泛使用的尊严一词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古罗马时期起源,经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直到现当代,其涵义是逐渐变化的。相应地,其在伦理学上的侧重点...[详细]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
- 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粗浅思...
- 关于中西价值观比较的粗浅思考●张军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价值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和直接的动力,历来为世人所重视。鉴于各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形成...[详细]
- 《社会科学家》1996年06期
- 中国哲学之“重合”传统及其...
- 中国哲学之“重合”传统及其现代走向李翔海相对于以分析见长的西方哲学而言,中国哲学以注重综合为特色,在思维方式上形成了重合的传统。由于特殊的因缘际会,现代中国成为...[详细]
- 《南开学报》1995年04期
-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
- 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详细]
- 《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 中西方个人价值观的历史反思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促进了真正意义上、具有独立人格与个性的个人的形成 ,但是在对个人价值问题的理解上还存在着许多片面认识。回眸历史 ,西方文化传统和中国传统文化对...[详细]
- 《理论学刊》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