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稻作文化和社会发展探索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梁庭望 下载(1111)被引(30)


相关文章推荐
- 广告插画中壮族民俗文化的应...
-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她是中国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壮族民俗文化在广告插画中的应用,可以使具有壮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更有效地进行大众传播,促进我们更好...[详细]
- 《艺术品鉴》2020年20期
- 依托壮族地域特色文化推进社...
- 由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之间在内容上具有内在关联性,从壮族地域特色文化中汲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精神内涵,并根据壮族地域特色文化的生成法...[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
- 改革开放以来壮族传统文化的...
- 壮族是中国南方的土著民族,具有独特的形成发展机制,形成了绚丽多姿而又独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壮族传统文化的部分内容,特别是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诸...[详细]
- 《广西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启...
- 历史上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每种情形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都不一样。个中原因就在于建构所遵循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这就给我们今天重建壮族形象的活动以启示,在...[详细]
- 《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2期
- 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意...
- 历史上对壮族形象的建构大致有三种情形,每种情形所建构出来的壮族形象都不一样。个中原因就在于建构所遵循的文化认同是不同的。这就给我们今天重建壮族形象的活动以启示,在...[详细]
- 《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 沿波溯源 不倦求索──序丘...
- 沿波溯源不倦求索──序丘振声《壮族图腾考》北京梁庭望(壮族)当外乡人在武鸣的壮族山村里听到goengSou(青蛙)一词的时候,惊讶不已!goengSon意为“你...[详细]
- 《民族艺术》1994年02期
- 论壮族历史上的“弃蛮趋夏”...
- 论壮族历史上的“弃蛮趋夏”现象谈琪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发展水平较高的少数民族;然而,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攀附汉族,或与汉族“攀宗”的现象。我们把这种历史现象称为...[详细]
- 《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03期
- 毅力与气力的较量 广西壮族...
- 西班牙斗牛早闻名于世,而在我国广西地区的壮族同胞也有斗牛的习俗,与西班牙斗牛相比毫不逊色,且别有一番情趣。斗牛是壮族古老的一种传统竞技方式,传说在宋朝已经盛行,它不...[详细]
- 《中国西部》2007年04期
- 论壮族和汉族的通婚(从17世...
- 一、前言众所周知,居住在今天华南各地的少数民族,历史上不断受到来自汉族的影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从整体上说,所谓“汉化”,是指居住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集团,随着对汉...[详细]
- 《民族译丛》1990年04期
- 壮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 壮族历史文化遗产是壮族人民在特定区域和历史环境中辛勤劳作、共同创造并传承的具有壮族特色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称。随着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部分主体缺乏...[详细]
- 《广西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 壮族绣球的社会功能与审美表...
- 作为壮族的传统民艺,绣球在壮族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本文将主要分析绣球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壮族民俗文化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推演出绣球审美特征的呈现方式。[详细]
- 《装饰》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