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维与近代中国兵工人才建设(1933-1946)
《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7期 吴斯伟 下载(167)被引(4)


相关文章推荐
- 俞大维:抗战时期让我国兵工...
- 抗战八年,由俞大维任兵工署长的前国民党兵工署所属各厂生产的武器,大量满足了前线作战需要,支援了我国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蒋介石称俞大维功不可没,深受赏识...[详细]
- 《云南档案》2014年01期
- 兵工专家俞大维三次险遭日谍...
- 抗日战争中,我方的武器装备明显落后于日军,自行研制生产的武器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兵工专家显得弥足珍贵。时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的兵工专家俞大维,领导科技人员研制并改...[详细]
- 《文史春秋》2009年12期
- “戴笠楼”见证抗战前中德军...
- 南京东郊20多公里外的汤山在民国时期已是一军事重镇,这儿山峦起伏,树林繁茂,温泉颇多,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国民党政府在汤山京杭国道两侧山林间辟建了军政部招待所、炮兵学[详细]
- 《文史春秋》2010年10期
- 半个世纪前的金门炮战
- 1958年7月15日,美英两国军队突然入侵中东。一直在做"反攻大陆"美梦的蒋介石觉得时机来了,于7月17日下令台湾军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接着,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赶赴金门、马...[详细]
- 《湖北档案》2009年09期
- 炮打“金门”出奇闻
- 1958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万炮齐轰国民党残军盘踞的金门岛,奇闻迭出,炸死三将军 ,炮弹射进“巨无霸”大炮炮筒中爆炸,苏联特务命丧东京,台湾特务冒名顶替,苏军政委上当受骗...[详细]
- 《文史春秋》2002年02期
- 留德科技精英、兵工署和南京...
- 德国自1870年统一,即跃升为欧洲强国,其军事和科技不但雄视世界,更成为在19世纪谋求现代化的国家如日本和中国的仿习目标。中国自1876年开始派员留学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详细]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
- 香港沦陷后朱家骅组织救助陈...
- 抗日战争时期,陈寅恪曾困居香港。当时陈寅恪在大后方的许多亲友、同事、学生对他身处险境都很关心和焦虑,其中俞大维、傅斯年、杭立武、朱家骅等都在积极设法营救其脱险。尤...[详细]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