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诗义辩说
《文教资料》2016年05期 钮则圳; 下载(20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河畔之思——《匏有苦叶》随...
-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须我友。——《匏...[详细]
- 《山花》2020年04期
- 《诗经·匏有苦叶》歧解辨析...
- 汉代以来,《诗经·匏有苦叶》歧解纷呈,号为难读。历代诸家解释大致可归为刺淫、审时两说,均不脱先立旨、后说诗的俗套。今人立足文本的新见解虽能一扫旧说,还其民歌面目,却...[详细]
- 《文史哲》2020年03期
- 民歌之原生态——《邶风·匏...
- 结合汉儒毛亨和郑玄的注释来解读《邶风·匏有苦叶》这首诗,发现它运用了渡水、雁、舟子等一系列"有意味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一位少女等待情人迎娶自己的微妙心理。全诗感情...[详细]
- 《名作欣赏》2008年20期
- 一首优美的上古民间恋歌——...
- 向读者推荐一首优美的上古民间恋歌。我指的是《诗经·邶风》中《匏有苦叶》这首诗。两千多年来,这首诗被封建学者曲解为讽刺卫宣公与夫人“淫乱”的诗。现代学者闻一多、余...[详细]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
- 那个清扫蟋蟀声的人
- 那个清扫蟋蟀声的人,像在清扫一场雪袖子上卷起的风,必须有一段冷寂落寞必须有远松的黛色,有依稀的犬吠久无人。有掩完柴扉后返回的声音他走动的步伐,分别扇动了月色、竹影和...[详细]
- 《中国诗歌》2017年12期
- 《诗》“深则厉,浅则揭”新...
- 《诗》“深则厉,浅则揭”新说张民权历代说《诗》者,对《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之解释,最为分歧,尤其是“厉”的解释。《尔雅》《毛诗传》皆释为“以衣涉水...[详细]
- 《古汉语研究》1996年01期
- 古风犹存 真情犹在——《诗...
- 这是一首婚姻爱情诗,写得优美而含蓄,感情真挚而委婉。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2700多年以前,中国北方农村古朴的婚娶遗风。旧说此诗为淫诗,如诗序云[详细]
- 《文史知识》1996年02期
- 那个清扫蟋蟀声的人(外三首...
- 那个清扫蟋蟀声的人,像在清扫一场雪袖子上卷起的风,必须有一段冷寂落寞必须有远松的黛色,有依稀的犬吠 久无人。有掩完柴扉后返回的声音 他走动的步伐,分别扇动了月色、竹影...[详细]
- 《诗潮》2016年11期
- 闲话士人
-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篇微文,发现作者在文章中将"士"解释为"知识分子",这种解释显然是不准确的。"士"的含义很多,比如男士、壮士、军士、隐士、武士、贤士、志士、道士、学...[详细]
- 《小品文选刊》2015年10期
- 诗经的洞天
- 《匏有苦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叙述晋朝时有一位渔夫撑船顺着溪流而上,忽然遇到一片鲜艳的桃花林,树林的尽头,正是溪流的源出。那里有一个小山洞,从洞口走进去不久,突...[详细]
- 《诗经研究丛刊》2002年02期
- 读书札记四则
- 读书首先要求读懂,要求正确理解书中写的是些什么,犹如听话时要听懂别人究竟说的是些什么一样。但观大意,囫囵吞枣,都是不行的。特别是阅读古籍,由于汉字形、音、义的关系错...[详细]
- 《四川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