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骊姬之乱”对晋国政局...
- 发生公元前7世纪的"骊姬之乱"是晋国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这一事件的发生为晋献公的末期统治埋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骊姬对太子申生极尽诋毁之言,私通优施,令在朝大夫对...[详细]
- 《山西青年》2020年05期
- 从《史记》载录看“骊姬之乱...
- "骊姬之乱"在晋国历史上是一大转折点,从此晋国公室力量被大大削弱,通常认为骊姬是这一事件的罪魁祸首。考察《史记》记载可知,真正策划这一事件的是晋献公,出于巩固君权的目...[详细]
- 《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 “红颜”的异样人生——《国...
- 因本文的研究对象—骊姬的身份是帝王妻,因此,在对骊姬形象进行历史解读的时候,结合相关史学资料,考察上古帝王妻的来历、上古帝王的"宠内"先例、春秋时期的王位嫡长子继承制...[详细]
- 《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骊姬:一个被误解的悲情者
- 在春秋诸侯国政坛所发生的事件里,"骊姬乱晋"堪称大事,故流传甚广,先秦许多典籍对此都有记载。由于各书性质不同,记载侧重点不一,细节也有差异,最详者当为《国语》。在中国传...[详细]
- 《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 “骊姬之难”的文化内涵和悲...
- "骊姬之难"是《左传》、《国语》、《史记》等中国古代叙事散文详尽叙述的一个具有文化模型意义的历史事件。卷入矛盾冲突中的诸多人物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丰富而生动,而事...[详细]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倾晋之祸”——骊姬
- 骊姬是春秋时期位于山西的晋国国王晋献公的王妃。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取得晋献公的宠爱,为了她的儿子奚齐能够接替王位,千方百计地残酷迫害晋献公的另外三个儿子,导致太子申生...[详细]
- 《东西南北》2012年21期
- 退避三舍
- "退避三舍"的典故出自春秋时期晋文公。晋文公名重耳,是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位霸主。重耳之父晋献公讨伐骊戎,得骊姬和少姬两位美女。骊姬奸猾诡诈、献媚取宠。骊姬生...[详细]
- 《中外企业文化》2015年06期
- 从骊姬杀申生说起——春秋时...
- 文章通过对《左传》中相关史料的透视,揭示了春秋时期贵族女子诸多社会关系的本质及命运轨迹———贵族女子大多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诸多社会关系中,只有母子关系是她们惟...[详细]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
- “毒”、“泣”、“谋”:本...
- 一女性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艺术形象。我国的史传文学《左传》虽已开描写女性形象先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笼统、朦胧式的评述。如:"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详细]
- 《文史知识》2010年12期
- 史传文学中的先秦“名优”们
- 先秦的史传文学《国语》《左传》《榖梁传》以至后来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刘向的《新序》中都出现了一系列优的形象,他们形态各异,围绕着各自的君王和主子展开了一系列活动...[详细]
- 《名作欣赏》2014年23期
- 试论骊姬的政治思想
- 骊姬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夫人,曾引起晋国政治上的动荡。骊姬是一位非常具有政治头脑的女性,她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仁""无"亲"以及伐狄以安定边境三个方面。[详细]
- 《沧桑》200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