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袭旧——试析《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
《文教资料》2006年20期 晏淑君 下载(733)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论张爱玲《金锁记》的色彩运...
- 张爱玲对色彩的运用是其作品中的一大特色。《金锁记》作为张爱玲最优秀的小说作品之一,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和意象隐喻中都融入了色彩的渲染,挖掘了人性的深度,构建了缤纷...[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1年02期
- 探究《金锁记》中人性的悲剧
-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经典之作,长久以来因其人物的鲜明性和故事的悲剧性令读者久久不能忘怀。小说围绕主人公曹七巧展开,一个曾经渴望爱情的纯真少女,在姜家人情欲和财欲的...[详细]
- 《汉字文化》2021年07期
- 从沉默到死亡——探析《金锁...
- 《金锁记》是张爱玲作品中一部极具悲剧性的作品。长安的形象深入人心。本文拟从女性心理、言语虐待及社会性等角度分析长安从沉默走向灭亡的悲剧命运,从而探索作者塑造长安...[详细]
- 《品位·经典》2021年18期
- 论《金锁记》中的古典意象
-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经典作品,其中运用了多种古典意象,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突破和创新。月亮不仅深藏着人物的复杂情感,营造了特有的氛围,还构建起严密的小说结构;镜子因...[详细]
- 《新纪实》2021年16期
-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的女性...
- 分析在当时陈腐的社会思想对曹七巧进行思想压迫后,她的思想情感和情欲长期得不到释放,致使她的性格和心理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将她从当年纯真善良的少女变成了一个凶狠毒辣...[详细]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1...
- 论《金锁记》中叙事主体的转...
- 本文通过对《金锁记》叙事结构的分析,发现叙事主体在全知的作者和书中人物之间来回转换。叙事主体主要由意象和心理这两类坐标完成转换,叙事本身呈现出议论和情节交替,最后...[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20年08期
- 张爱玲文本改写行为的计量语...
- 张爱玲的小说《怨女》由《金锁记》改写而来,采用计量语言学结合统计学检验研究方法从故事结构与话语技巧两方面分析两篇文本。故事结构方面,《怨女》在叙事视角、引语形式、...[详细]
- 《汉字文化》2020年21期
- 小说的戏曲改编——从两部《...
- 小说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目创作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一些优秀小说作品,其内容较为成熟,并且在观众中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将其搬上戏曲舞台,较之原作易于被观众接受。《金锁记》作...[详细]
- 《新世纪剧坛》2019年02期
- 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张爱玲《金...
-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缺乏普遍性,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及其四项准则,对《金锁记》中的一些违反合作原则...[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8年03期
- 《金锁记》的婚姻观及对现代...
- 张爱玲创作的小说反映出她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尤其是《金锁记》中的婚姻观,反映出在当时社会中人们比较普遍的守旧婚姻观。对《金锁记》中各主要人物的命运进行简要分析,揭...[详细]
- 《林区教学》2016年12期
- 人生的挣扎——《金锁记》浅...
- 《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这篇作品反映了在新旧时代的更迭中,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主人公曹七巧的一生,体现了在特有的时代背景下意识主体与客体之间...[详细]
-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