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胁迫还是利益交换?——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路径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杨原; 下载(1145)被引(36)


相关文章推荐
- 联合国里的“孙悟空”
- 毛主席在接见赴二十六届联大的代表时,曾把中国比喻为"花果山"里的孙悟空,到联合国去是伸张正义,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称王称霸,造"玉皇大帝"的反。那时,我们认为世界处于革命和...[详细]
- 《百年潮》2014年11期
- 不要忘记日本的传统
- 战争时代提前毕业入伍或以中学生身份参战的人,战争结束复员后开始进入社会。不用说,他们对流行着的美国式经营管理和市场流通毫无所知,就连现代经济学和经营学也一窍不通。...[详细]
- 《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12期
- 通信:当代大国行为发生了本...
- 致编辑:在论文《武力胁迫还是利益交换?——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核心路径》中,杨原提出了三个有趣、大胆的命题:1.当代(即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的主要特征之...[详细]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 破神
- 超美赶欧依然是神话。至今,没有哪个大国能赶上美国的强大,也没有哪个地区能达到今天欧洲一体化的程度。据此说它们是神话不为过。而2005年就像一场名为“破神”的飓风,冲刷...[详细]
- 《世界知识》2006年02期
- 在我们这样的口号国度里
- 我近年在祖国各地发现了不少值得一提的口号。比如关于计划生育的,在西北我看到了“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这说明那里的主要障碍在男方。在山东,我看到了“一人结扎,全家光荣...[详细]
- 《民族论坛》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