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捍勤:国际法院的首位中国女法官
《文化交流》2010年11期 刘明;


相关文章推荐
- 国际法院柏威夏寺案(解释)判...
- 本文突出评议了国际法院"柏威夏寺案(解释)(柬埔寨诉泰国)案"判决中几个可能对国际法院诉讼法律和实践产生影响的重要观点,也指出了泰国官员早期对边界线制图及其法律后果不...[详细]
- 《国际法研究》2018年06期
- 和平宫的国际法院之旅
- 去年6月,在香港前往阿姆斯特丹的飞机上,我问带队的顾敏康教授:我们的欧洲访学,要去海牙的和平宫看看吧?顾老师说:国际法院是重头戏,要去的,放在最后一天吧!和平宫,那个从未...[详细]
- 《人民法治》2019年12期
- 国际法院判决执行的典型案例...
- 国际法院的判决作出后,诉讼当事国是否执行该判决成为新的争议焦点,且该争议不断地增加,而现行《联合国宪章》《国际法院规约》《国际法院规则》更多地规定了争议处理的前半...[详细]
- 《国际经济法学刊》2019年02期
- 徘徊在法律与科学之间——国...
- 国际法院成立70年来,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科学与技术事实密集型的争端。国际法院在解决此类争端的过程中,面临着"两难的处境":案件事实日趋复杂,法律以外的专业程度逐渐提高,但...[详细]
- 《当代法学》2018年01期
- 国际法院评估与采纳证据的自...
- 国际法院对于证据的评估与采纳一直借鉴大陆法系的"自由主义"态度。《国际法院规约》以及《国际法院规则》都没有对证据的审查作出明确的规定。近年来,随着各国将国际争端提...[详细]
-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6年04期
- 国际法院裁决:柏威夏寺问题...
- 根据柬埔寨的要求,2013年11月11日,海牙国际法院对柏威夏寺周边地区的领土纠纷作出判决,使柏威夏寺问题再次成为热点。尽管国际法院的裁决已经出来,但该问题似乎并未获得彻底...[详细]
- 《东南亚研究》2015年01期
- 国际法院
- 国际法院的法官来自世界各地,来自不同的文化,尤其代表差异极大的法系。国际法是一种超越语言、文化、种族和宗教的语言。——国际法院前院长罗伯特·詹宁斯爵士1992年10月在...[详细]
- 《联合国研究》2014年01期
- 国际法院的职能和权力
- 问:2013年11月11日,设在海牙的国际法院针对其1962年"柏威夏寺案"的判决,又做出一个解释性判决,确认:"柏威夏寺周围的土地"属于柬埔寨领土。那么,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是什么?...[详细]
- 《环球人物》2013年31期
- 论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及对我国...
- 国际法院1946年在荷兰海牙成立,是联合国六大机构之一,也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国际法院规约》是国际法院运行的重要法律依据,也是《联合国宪章》的组成部分。国际法院...[详细]
- 《法律适用》2013年11期
- 冲突与协调:安理会与国际法...
- 《联合国宪章》对安理会与国际法院的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由于两个机构在组成与性质方面的差异,在处理共同管辖的国际争端时,两个机构的解决方式有时存在分歧,而且安理会决议...[详细]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 国际法院关于核武器使用合法...
- 国际法院是明确反对核武器的使用和威胁使用。但是由于政治原因,核武器未被列为禁止制造生产的武器,尽管如此,却仍然可以认定核武器不是一种可以合法使用于战争中的武器。[详细]
- 《理论界》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