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博山饰源流考
- 宋朝以降,著录或研究涉及博山饰者都以为它的形式来源于海中仙山,作为汉代工官设计出来的产品,博山饰可能会参考一些域外的有关器物造型,但博山饰实的主源则是尺木。反映在汉...[详细]
- 《民族艺术》2013年05期
- 我有一锅鲜 叫它吃遍天——...
- 翟清芝是个胆子大,主意正,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漂亮女人。酥锅,原本是博山人的家常菜,她却执意把它做成了商品,不但“博花”牌酥锅在本省做出了名,在全国也...[详细]
- 《中国市场》2007年Z3期
- 《象祠记》中的灵博山在黔西...
- 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所写《象祠记》中的象祠遗址,近日在黔西县被正式发现。《象祠记)是王阳明先生著作中的一篇重要文章,选入了《古文观止》一书,其开篇句就说“灵...[详细]
- 《贵州文史天地》1996年03期
- 博山寻宗
- 做陶艺的人,此生必要去景德镇看看,或许十年后,做玻璃的人,也会带着朝圣的心,到博山走一走。博山地处山东中部,位于蒙山山脉北麓,因山地和丘陵地形,限制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所...[详细]
- 《中华手工》2015年09期
- 博山专题
- 博山简介博山,地处鲁中腹地,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建县,1955年设立博山区,面积698平方公里,人口46.3万,辖10个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详细]
- 《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年02期
- 独具特色的博山煎饼
- 独具特色的博山煎饼,是博山居民过去的主食。齐鲁之邦以煎饼为食者甚多,但博山煎饼的制作原料、制作工具、制作方法却有其明显的不同之处。博山煎饼的制作原料以玉米、小麦、...[详细]
- 《民俗研究》1990年01期
- 游走在博山的四季
- 博山,一个山清水秀、群山环抱的小城。这里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如流的车潮;这里空气清新、节奏舒缓,是个休闲放松的好去处。[详细]
- 《城色》2007年01期
- 博山传统陶瓷彩绘装饰研究(...
- "民间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的根,文人陶、官窑瓷都是根植在民间陶瓷丰厚土壤中成长发展的。历史上名窑的形成或官窑的出现,都离不开民窑窑火旺盛的依托。"以博山为代表的淄博窑...[详细]
- 《山东陶瓷》2015年01期
- 博山古道
- 博山的名字,远在隋代就已经形成了。到了元朝至元二年,即1265年设颜神镇,划归益都县管辖。至清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始建博山县,1955年3月更名为现在的博山区。[详细]
- 《走向世界》2010年10期
- 博山民居遗风
- 山东博山历史上是一个商业重地,来自大江南北的商贾在此行商定居。所以博山的民居亦是汲取了南北的精华而糅以本地的民俗,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博山建筑风格。[详细]
- 《走向世界》2009年07期
- 小草莓拉动大旅游——淄博博...
- 晴朗冬日,和煦阳光洒在博山镇上瓦泉村的有机草莓采摘园里。"好客山东贺年会·博山首届有机草莓采摘季"活动就在这里拉开了帷幕。博山镇位于博山区南部山区,地处博山、沂源、...[详细]
- 《走向世界》2015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