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分配方式改进对考试招生机会公平的意义——对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思考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年02期 冯虹;杨玉茗;田添 下载(310)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
- 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思想品德》已经学过"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了解了我国居民家庭收入的来源,懂得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均受我国法律保护。但对于我国现行分配制度...[详细]
-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年11期
- 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
-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中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但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英语作为高中教学的...[详细]
- 《校园英语》2017年03期
- 易错的排列组合题9例(高三)
- 1.同室4人各写一张贺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不是自己的贺卡,4张贺卡不同分配方式有多少种?[详细]
- 《数理天地(高中版)》2002年07期
- 情境体验:教学案例与相关思...
- 情境体验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体验,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顺...[详细]
-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
- 巧用最值定义 妙解几道题目
- 曾看到这样一道数学智力题:现有104张桌子要放入14个教室,且每个教室内都至少放一张桌子,问至少有几个教室内的桌子数目相同?题目的答案令人拍手称赞.主要分两步走:(1)先考虑...[详细]
- 《数学教学》2013年10期
- 肯定回答:有剥削!
- 在高一年级教学讲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时,不少学生提出:在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和外商的非劳动收入是否具有剥削性质。如果是,又应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存在的剥...[详细]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4年Z2期
- 如何正确把握“确立生产要素...
-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详细]
- 《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年05期
- 校长要念好“分配经”
- 分配是学校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分配合理就会大大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分配不合理则会导致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如何优化分配方式是校长必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衡量校长...[详细]
- 《师道》2009年04期
- 校长要念好“分配经”
- 分配是学校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大有讲究。分配合理就会大大激发和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出分配的调控和引领作用;分配不合理则会导致矛盾重重,人心涣散。如何优化分配方...[详细]
-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年03期
-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 探究性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倡导的主流教学方式。如何在现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有效实施探究性教学是老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详细]
- 《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年04期
- 收入与分配专题
- 知识梳理1.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详细]
- 《广东教育(高中版)》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