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尺谱及其源流的研究
《通俗歌曲》2013年04期 吕鹏


相关文章推荐
- 浅谈中国工尺谱的形成与保护
- 中国工尺谱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的文化背景、传承方式、语言多样化以及音乐律学浅谈中国工尺谱的形成和保护。[详细]
- 《音乐大观》2014年02期
- 古筝记谱法中工尺谱初探
- 本文仅对筝古老的记谱法唐筝乐谱和工尺谱中的工尺谱进行探究。从工尺谱的产生与运用、工尺谱在《弦索备考》中的运用以及探究工尺谱的意义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我们了解...[详细]
- 《大众文艺》2013年03期
- 回忆在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出的...
- 工尺谱是中国独有的记谱方式,虽然在当下的音乐文化中不是主流的,但是在历史上曾经一度辉煌过。本文主要从期刊文献的角度,针对中国记谱法中的工尺谱、工尺谱的排版与翻译以...[详细]
- 《通俗歌曲》2013年06期
- 工尺谱探源
- 这个问题实质上提出的是工尺谱的来源问题。到现在为止,中国的工尺谱到底源自何时,源自何方,因历史典籍中没有记载,而仍是乐律学史上的疑案之一。这上比雕虫小技还要不受重视...[详细]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工尺谱刍议
- 工尺谱是我国历史上主要的几种乐谱形式之一,因使用工、尺等汉字为符号记录音乐而得名。工尺谱历史悠久,在民间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许多民间艺人...[详细]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
- 中国工尺谱的文化内涵
- 中国工尺谱在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本文从工尺谱的本质特征、与传承方式相联系的框架性特征、谱字的多义性、与传统乐律学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探讨工尺...[详细]
- 《中国音乐学》2004年01期
- 工尺谱的价值
- 工尺谱是记录、承载、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媒介,它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代表七个乐音的音高,同时配以板眼符号标示节奏、节拍。它是在唐代燕乐半字谱基础上发展而来,后经宋...[详细]
- 《音乐生活》2012年09期
- 工尺谱常识漫谈
- 我国作为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度,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乐谱形式,工尺谱就是其中之一。它与隋唐时期的"燕乐半字谱"、宋代的"俗字谱"有着较为密切的渊源关系。工尺谱在明清时期...[详细]
- 《大舞台》2011年08期
- 工尺谱的价值
- 工尺谱是记录、承载、传播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媒介,它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代表七个乐音的音高,同时配以板眼符号标示节奏、节拍。它是在唐代燕乐半字谱基础上发展而来,后经宋...[详细]
- 《音乐生活》2012年11期
- 谈工尺谱的兴衰
- 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记谱方法,千百年来,它在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鸦片战争以后,工尺谱很快失去了往日的重要地位,到了现代社会,它更为世人所淡漠。工...[详细]
- 《音乐学习与研究》1994年03期
- 谈工尺谱认知的意义
- 工尺谱是我国民间传统记谱法之一,它是我国独有的,经过千百年发展变化形成的,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曾被广泛使用,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据现有文字记载,最早为隋唐时...[详细]
- 《艺术教育》200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