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权与民俗:试论改土归流与土家族饮酒习俗的变迁
《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郗玉松; 下载(123)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新形势下土家族哭嫁文化探微
- 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婚嫁中,普遍流行着哭嫁习俗,而土家族地区的哭嫁艺术却历史悠久,独具一格,是土家姑娘出嫁时,通过"哭"和"唱"的方式来抒发内心情感,是婚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详细]
- 《城市地理》2016年24期
- 浅谈鄂西土家族地区社区舞蹈...
- 近几年来,我国社区舞蹈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如今社区舞蹈几乎遍布全国每一座城市,同样也传播到了湖北省鄂西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拥有丰富的...[详细]
- 《舞蹈》2016年06期
- 铜仁土家族特色文化的形成与...
- 铜仁土家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保留传承着本民族文化的古朴风格,融汇了其他少数民族特别是汉族先进文化的诸多因素,逐步形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族文化。[详细]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土家...
- 土家族民俗文化的开发和保护对于土家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土家族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的必要性、可行性、原则和需要处理的关系等,旨在为...[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 改土归流后汉文化在土家族地...
- 文章认为,改土归流后,汉族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多种方式向土家族地区渗透。土家族文化在强大的汉文化作用下发生变迁。土家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都...[详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数字化背景下的傩文化保护新...
- 傩文化被学术界、艺术界誉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中国戏剧文化的活化石",在与湘、鄂、渝、黔接壤的土家族地区,是目前我国保存傩文化最为丰富、完整的地区。在数字化信息时...[详细]
- 《前沿》2014年ZC期
- 家产纠纷与社会秩序:20世纪...
- 20世纪40年代,鄂西南土家族地区频发家产纠纷,使得原本动荡的社会秩序显得更加无序。从民事档案看来,这一时期的宗族组织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关系秩序和伦理原则,而不是功能性组...[详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鄂西土家族吊脚楼的形态特征...
- 吊脚楼是土家族聚居区普遍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突出的特征,很好地适应了其所处的武陵山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体现了土家族的文化特质和审美观念。以鄂西土...[详细]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贵州土家族地区“邀客”吃酒...
- 贵州土家族地区"邀客"吃酒席习俗,是指在每年农历十、冬、腊月,一些与办酒席人家有着一定血缘关系的亲戚,在本村或本地邀上本族范围的"弟兄叔子"组成一定数量的"客人",到举办...[详细]
-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
- 明清以降贵州少数民族休闲历...
- 以休闲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休闲文化历史实践为研究对象,对黔东北思南县域内的土家族休闲文化和实践作个案研究,通过发掘贵州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详细]
-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11期
- 土家吊脚楼文化
- 奇山秀水妙交球,酒寨歇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不记得这是谁的一首诗了,但作为出生在土家山寨里的一员,我却特别喜爱这首诗。土家族地区被称为是歌舞之乡...[详细]
- 《绿色中国》200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