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渗透和影响
《天津中医》1994年03期 刘庆华,王玉兴 下载(239)被引(2)


相关文章推荐
- 《老子》与《内经》精气学说
- 《老子》,又名《道德经》,共五千余言 ,相传为春秋末年老聃所作。现在学者认为《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期 ,非一人一时之作 ,但基本上反映了老聃的思想 [1]。老聃是中国古代伟...[详细]
- 《国医论坛》2003年02期
- 精气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运用
-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讨论天地万物构成变化的哲学家及其理论已经很多 ,如《老子》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管子·内业》认为 ,凡物皆...[详细]
- 《吉林中医药》2003年12期
- 浅论《管子》的精气学说及其...
- 本文论述了《管子》中“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内经》的影响。《管子》的精气学说认为,人由流动着的活力很强的细小营养物质所构成,人之生,人之健康全赖这种物质(即精...[详细]
- 《陕西中医函授》1995年04期
- 试论精气流通与康复长寿
- 精气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祖国医学的经典著作《内经》继承了先秦气一元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精气”,是构成客观世界万物的本源。战国中期哲学家宋锎、尹文等提倡“精气...[详细]
- 《江苏中医杂志》1987年06期
- 谈精气
- 精气是生命的基础,它有构成人体胚胎,促进生长发育,化生气血津液,藏神纳志,奉生后天,推动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在人的生命过程中,精气秘藏于五脏,更旺于肾,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详细]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 《内经》精气初探
- 前言精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之一。在创建了中医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古典医籍《内经》中,论及“精”或“精气”句凡二百余处。但在《内经》论述中,精气概念有其时代特征,且含...[详细]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 浅谈三羧酸循环与精气的生化
- 建立相应的生物模型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三羧酸循环从生物化学角度阐释了中医精气生化理论,明确了精与气的物质本质和精气生化过程中熵的变化规律;从而证明了从生...[详细]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 精气学说在《黄帝内经》理论...
-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运动规律,以及用以解释宇宙万物形成变化规律的哲学理论。《内经》在构建其医学理论时,运用了精气学说中的有关概念、原理、思维方法来解释生命现...[详细]
- 《中医药学刊》2006年05期
- 精气学说概念及内容初探
- 精气学说是古代哲学思想应用于中医的重要学说。其概念和内容涉及到医学与哲学两大学科,且其中概念交互错综,有必要加以探讨。工基本概念精气学说基本概念的界定,须从古代...[详细]
-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再论《内经》精气
- 关于《内经》精气理论,笔者曾撰文讨论,限于篇幅,常有言犹未尽之感。不揣浅陋,拟对有关问题再作探讨。前文论及:《内经》精气有其时代特征和独特风格,它源于战国宋钘、尹文学...[详细]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 精气学说内涵探析
- 精气学说是中国古代探索物质世界生成本源及其发展变化的哲学理论,精气的物质属性、运动属性及感应性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某些理论相暗合。精气学说和现代科学都将宇宙万物的起...[详细]
- 《中医杂志》2019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