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成功家教的三点启示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3年05期 张谦 下载(7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莫把孩子入园当“解脱”
-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聚首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哪所学校对您影响最大?老人回答:幼儿园。进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次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从家庭融入社会的第一[详细]
- 《家教指南》2008年11期
- 诺贝尔奖得主的成才教育
- 一、独生子女的吃苦教育巴顿,因提出并阐明三维构像分析理论,发展了有机化合物晶体结构理论和立体化学理论,与另一位科学家共同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巴顿生于一个富足之...[详细]
- 《好家长》2007年01期
- 教育就是养成好习惯
- 教育大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贵任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详细]
-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年...
- 好习惯是人生的第一素质
- 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详细]
- 《家教指南》2007年09期
- 提供一个视角,开启一扇思维...
- 通常遇见一本好书,我会想推荐给某个人看,或者推荐给某个人群看。但遇见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时,我却想推荐给所有人看。它不是提供给你一个方面的知识,不是涉及...[详细]
- 《福建教育》2014年19期
- 用奖励塑造孩子行为与个性 ...
- 5月23日,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讲师、资深儿童心理辅导专家维吉尼亚·希勒(Virginia M.Shiller)来到复旦大学2014上海论坛特别活动,带来了其著作《奖励出好孩子——适合正面...[详细]
- 《上海教育》2014年16期
- 爱在言传身教中
- "你看没文化有多可怜!只要你好好学,不管咋样,家里都支持你。"这朴实的话语出自崔琦的母亲。崔琦,美籍华人科学家,1936年生于河南省宝丰县农村,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详细]
- 《青春期健康》2010年05期
- 把创新还给孩子
-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中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所以欧美国家早就开始了“创新”教育,为了保护“创新”还实行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使创新的动力得到激励和保...[详细]
- 《家教博览》2002年05期
- 养育不可逆 远离伪科学
- 有关儿童大脑科学的5个谬误谬误1:左脑掌管语言逻辑,右脑掌管艺术创造;开发右脑会让孩子获得创造力。简单地把人类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是一种人为的夸大。左脑与右脑的...[详细]
- 《中华家教》2018年12期
- 犹太人的家教
- 众所周知,犹太人在科学、经济和艺术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大批天才: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弗洛伊德……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所占的比例一直远比其他民族高。这与他们的...[详细]
- 《学习博览》2013年09期
- 犹太人教子重财商
- 最近我看了《犹太妈妈这样教思考》一书,这本书讲的是犹太人的教子方法。我对培养出守信用、能分享、会理财的孩子非常感兴趣,因此特别喜欢这本书。犹太民族是世界最富有、最...[详细]
- 《好家长》2013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