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说及其发展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李成华; 下载(343)被引(5)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医病因学研究新模式下探索...
- 目的:在中医病因学研究新模式下探索胃肠积热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从前瞻性队列研究中选取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和性别...[详细]
-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5期
- 中医病因学中情志变化对健康...
- 本文从中医病因学的角度出发,着重阐述了情志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中医病因学中的"三因学说"强调"内伤七情"从而发病,强调了调摄情志对于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随着精神免...[详细]
- 《中国科技投资》2013年17期
- 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
- 中国古代医家提出了浊和毒的致病概念,现代中医学家将浊毒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归类,并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浊毒致病论中浊为阴...[详细]
- 《中医杂志》2010年01期
- 中医病因学浅析
-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脏腑的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时刻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从而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详细]
-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09年03期
- 试论中医病因学说及其发展
- 论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内涵及其本质 ,提出了外邪单独致病、六淫七情致病及内外病因相合致病等新的致病因素的本质 ,强调中医病因学说仍需不断完善。[详细]
- 《山东中医杂志》2003年08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与中医病因学说
- 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是长久以来人们的疾病观和健康观深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以系统的眼光审视了影响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全部因素。从医学...[详细]
- 《卫生职业教育》2002年09期
- 中医病因学说源流初探(一)
- 路振平研究人体致病原因的学说,谓之病因学说。中医病因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内容丰富多采,而且源远流长。目前,探讨中医病因学说并不乏其人,但系统地考订...[详细]
- 《辽宁中医杂志》1985年05期
- 对中医病因学说的几点认识
- 中医病因学说同中医其他理论一样,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经过千百万医家的临床实践,并把医学理论与其他自然科学如天文学、地理...[详细]
- 《河南中医》1982年01期
- 略谈中医病因学
- 在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整体观念基础上的中医病因学,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辨证论治的依据之一。一、中医病因学说发展概况中医病因学说,导源...[详细]
- 《福建医药杂志》1980年02期
-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中...
- 如何评价中医病因学说,近年来尚有争议,且贬多于褒.笔者拟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谈中医病因学说的科学内涵以及如何发展中医病因学说问题.管窥蠡测,恳请同志们指正.[详细]
- 《辽宁中医杂志》1983年03期
- 略论中医病因学说的思想特点
- 中医的病因学说,严格地从人类生命活动的特点上,从人——社会——自然界的整体相关性上,以及机体个体差异上探求疾病的发生原因。充分反映出整体制约,多元综合的学术思想。对...[详细]
-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