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的衰败——从唐诗窥其一斑
《唐都学刊》2005年05期 杨文秀 下载(545)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从“豪侠”小说看唐朝社会现...
- 文章旨在从崇尚武艺、崇尚神秘、崇尚女性三方面分析《太平广记》“豪侠”卷小说 ,并从中探究历史的原因与时代的信息[详细]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
- 万里吐蕃行 笔载异域情——...
- 吕温是唐代亲临吐蕃的使者兼诗人之一。其在出使吐蕃期间,撰写了大量的边塞作品。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诗人表现出闭留绝域的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爱国忧民的情怀。其中,爱国...[详细]
-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唐朝边塞诗的文化意义研究
- 唐朝边塞诗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彰显了唐诗魅力,表现了中国骨气。充分地认识唐朝边塞诗的文化意义,正确发挥唐朝边塞诗对国人的振奋作用在当下至关重要。[详细]
-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10期
- 情感积累的变化与元诗的困境
- 唐朝社会 ,以农耕生活为基础 ;在贫穷而稳定的环境中 ,唐代诗人积累了浓厚的艺术感情。但到元代 ,城市兴旺发达 ,社会交往频繁 ,在经济活动和外界环境的撞击下 ,诗人无法象唐...[详细]
- 《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 白居易与道教
- 道教思想对白居易的影响可谓深远 ,白居易曾热情、执着地信奉道教 ,为得道成仙炼丹服食。他将这种宗教观念同世俗生活统一在“独善”观念中 ,带给在严酷现实中失意的文人一种...[详细]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谢庄《月赋》与欧阳詹《秋月...
- 前此学者研究六朝赋与唐赋之关系,多从思想情感与题材变迁等方面着眼,本文则试图另辟蹊径,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从六朝谢庄《月赋》和唐代欧阳詹《秋月赋》两首赋之形制来比较...[详细]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浅析唐朝科举诗的特点
- 科举诗是唐朝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考试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唐朝科举诗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科举诗,理解唐人的精神风貌、社会风气和风土人情。[详细]
- 《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年06期
- 诗酒李白皆称仙
- 唐朝是诗歌繁荣发达的重要朝代,可谓众星闪耀,在众多诗坛名家之中,李白凭借他痛饮纵歌的佯狂和盖世绝伦的佳作,在盛唐诗坛上筑起一座耸入云端的丰碑。[详细]
- 《长江丛刊》2018年22期
- 唐朝边塞诗的传播意义研究
- 唐朝边塞诗是唐代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彰显了唐诗魅力、中国骨气。我们可以从唐朝边塞诗的历史选择出发,充分认识唐朝边塞诗的传播意义,从而塑造国人之精神生态。[详细]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
- 唐与吐蕃的友好往来与诗歌创...
- 以反映唐王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诗歌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史结合的方法,通过诗史互证,考察唐王朝与吐蕃的交往,从而探讨民族融合、对外交流给唐代文化、唐代诗歌带来的影响。同时...[详细]
- 《语文学刊》2010年16期
- 浅谈唐朝诗人与茶的情结
- 中国是茶的故乡,自从茶的出现,历代诗人便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唐朝作为中国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茶诗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当我们再细细地品读这一首首茶诗时,...[详细]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