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战时期国民党内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朱春英 下载(8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试论绥远抗战对蒋介石内外政...
- 绥远抗战,是1936年11——12月以傅作义领导的国民党35军为主的中国军队在绥远省东部、北部地区抗击日伪军侵略的著名战役,是继淞沪抗战、长城抗战以后中国军队在局部抗战时期...[详细]
- 《时代人物》2007年12期
- 试析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内...
- 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的内外政策发生了一些较为进步的变化,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主张采用政治谈判方式解决国共关系问题。文章探讨了国民党政府内外政策发生变化的原...[详细]
- 《吴中学刊》1995年03期
- 试析内忧外患中的咸丰皇帝
- 咸丰皇帝开始时励精图治,而在遭受挫折的情况下自暴自弃。对于咸丰皇帝,后人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昏庸无能、命该如此,有的认为他生逢乱世、命运不济。有鉴于此,在前人研究的...[详细]
- 《传承》2015年02期
- 鸦片战后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
- 鸦片战后清朝统治者对外国侵略者的态度和心理是复杂和矛盾的。这些复杂和矛盾的心理对清廷的内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致使清廷的内外政策也矛盾重重 ,清廷矛盾重重的内外政...[详细]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
- 抗战时期知识分子奔向延安的...
- 抗战爆发后,民族矛盾骤然上升。为适应抗战新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及时地调整了党的各项内外政策。爱国心驱使下的知识分子也先于其他人群...[详细]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并非抗日...
-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一些中国革命史、现代史教科书及有关著述说,1937年2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虽然还没有根本放弃反共立场,但提出的谈判条件与共产党...[详细]
- 《民国档案》1995年01期
- 长征对国民党政府内外政策转...
- 长征结束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对这场气壮山河的远征的意义和影响的认识,仍然没有结束。从一定意义上说,认识长征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需要站在由时间流逝而达到的历史高度才...[详细]
- 《近代史研究》1987年04期
- 论苏联、共产国际对北伐态度...
- 从1 92 5年到1 92 6年末,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北伐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即从坚决反对到摇摆不定再到全力支持。这是苏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其内外政策的...[详细]
- 《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3期
- 论抗战初期蒋介石内外政策的...
- 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激起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蒋介石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进步的政策和...[详细]
-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 1927年武汉革命政府是怎样走...
- 武汉革命政府是在1924年到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后期建立起来的,是在国际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政治影响和合作之下组成的。因为共产党...[详细]
- 《历史教学》1963年11期
- 论苏联、共产国际对北伐态度...
- 从1925年到1926年末,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中国北伐战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即从坚决反对到摇摆不定再到全力支持。这是苏联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调整其内外政策的...[详细]
- 《学术论坛》200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