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理性思考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罗岩;葛媛媛; 下载(292)被引(10)


相关文章推荐
- 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水产类前...
- 高级应用型人才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相对于本科阶段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硕士应对专业理论知识和产业发展前沿和趋势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程体...[详细]
- 《畜牧兽医杂志》2020年01期
- 法律硕士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
- 法律硕士作为新时代培养复合型、专业型、应用型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方式,在法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2014年的法律硕士合格评估和2016年的法律硕士水平评估,反映出...[详细]
- 《法制博览》2020年02期
- 贵州师范大学土木水利类职教...
- 介绍了2015年国家增设全日制职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土木水利类职教硕士培养工作的实践情况,分析了当前职教硕士培养中面临的招生、课程体系、指导模式及培养...[详细]
- 《职业教育研究》2020年02期
- 农业硕士培养研究综述——基...
- 文章通过对2009—2019年已有的农业硕士培养问题相关研究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从生源质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梳理当前农业硕士培...[详细]
- 《农业教育研究》2019年04期
- 中德职教硕士培养比较研究
- 中德两国职教硕士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性。德国职教硕士培养具有管好两端、规范中间、本硕一体、重视实践、突出能力的特点,...[详细]
- 《教育与职业》2020年05期
- “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管理...
- 文章以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为切入点,从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工程管理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结合"一带一路"背景,从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考...[详细]
-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年...
- 教育硕士培养的价值取向:内...
- 厘清教育硕士培养的价值取向,是树立教育硕士正确培养导向的前提,是有效进行教育硕士质量评价的基础。教育专业学位的层次、类型和政策导向决定了教育硕士培养的双重价值取向...[详细]
- 《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年05期
- 脱贫攻坚目标下农业硕士培养...
- "十三五"的脱贫攻坚计划已进入到了冲刺的决胜年,在未来如何将脱贫攻坚的成果进行巩固是当下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来自于农业院校的农业硕士人才的输送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农业...[详细]
-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年08期
- “一核三极”模式提升教育硕...
- 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的培养作为公费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培养质量对充实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以及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详细]
- 《教师教育论坛》2020年01期
- 以实践为核心的法律硕士培养...
- 法律硕士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目前我国法律硕士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单一、教学组织形式过于传统、师资力量与培养目标不配套、教学评价方...[详细]
- 《法制博览》2020年29期
- 我国法律硕士培养模式优化研...
- 当前我国法律硕士培养难以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缺乏应用性与实践性,且授课方式与学术型硕士趋同,未能将培养高端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详细]
-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