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化疗并发症的预防治疗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年S1期 刘伶 ,赵红霞 ,李少荣 下载(6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白血...
-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白血病化疗致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为改善白血病化疗致相关性贫血患者病情作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详细]
- 《慢性病学杂志》2020年06期
- 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
- 目的分析和研究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详细]
- 《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02期
- 成份输血和G(M)-CSF在56例白...
- 我院自 1 998年广泛开展成份输血 ,结合粒细胞 ( -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 M) - CSF]应用 ,在白血病治疗中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提高疗效 ,降低因化疗后粒细胞和血小板...[详细]
- 《福建医药杂志》2003年06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
-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白血病化疗后口腔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各 3 0例。治疗组口腔局部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配合常...[详细]
-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2年02期
- 白血病化疗后粒缺的感染防治
- 现代白血病治疗中,化疗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粒缺)日益增多。粒缺的感染防治已成为实现化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借鉴我院骨髓移植病房无骨髓期管理方法,我科制定了白血病化疗感...[详细]
- 《江西医药》2000年04期
- 白血病化疗相关药物所致血小...
- 白血病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吉西他滨、柔红霉素等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进而导致皮肤黏膜及重要脏器出血而使化疗终止,甚至危及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输注血小板...[详细]
-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7年05期
- 白血病化疗患者抑郁状况的调...
- 目的了解白血病化疗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并寻找其原因,为临床心理干预治疗与提高白血病化疗成功率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科收治的94例白血病化疗...[详细]
- 《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8期
- 《新编白血病化疗学》是一本...
- 由于近代医药科技和治疗策略的进步,白血病已从过去的“不治之症”,发展到现在的70%~80%患者能长期缓解、无病生存,甚至有的可以治愈。白血病治疗效果,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详细]
- 《白血病》2000年02期
-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
- 急性白血病 (AL)病人在化疗第一疗程后达到完全缓解的约占 5 0 %~ 80 % ,而早期快速、简便地预测化疗效果 ,可避免多次无效化疗。我们观察了1990年至 2 0 0 0年 10月间本...[详细]
- 《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2期
- 小儿白血病化疗期的护理
- 白血病是小儿血液系统的恶性疾病,目前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化学疗法。在化疗期间,往往出现一些较严重的并发症。严密观察和科学的护理方法是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详细]
- 《泰山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白血病化疗期感染的中西医结...
- 用中药及抗生素治疗白血病强化疗期感染患者28例。单用抗生素组14例,中西结合治疗组14例。结果表明:患者平均最高体温持续时间及平均发热天数中西结合组均明显低于单...[详细]
-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