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 误读之诗
- 把话题拦腰截断,或是像纸片一样被撕得粉碎,这些都没有影响,落日的孤绝之美风暴即将来临,雪花在远处打着呼哨,这不是预期好的,之前我曾对季节做出明确的判断“中年,劣根性,视...[详细]
- 《中国诗歌》2014年06期
- 如何避免误读世界
- 一百多年前,伴随着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国从千年酣睡中惊醒,开启了"睁眼看世界"的历史进程。在与世界交往的过程中,中外文化接触碰撞,误读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确难避免,更何...[详细]
- 《同舟共进》2013年10期
- 误读的爱
- 扑在父亲身边,我的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世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孩子的,有的只是孩子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误读了父母的的爱。去年,我大学毕业。由于省城大学生多,竞争激烈,加之我...[详细]
- 《青春期健康》2012年08期
- 误读韦锦
- 一有评论家主张,文学作品允许并鼓励"合理误读"。对韦锦这样独树一帜的诗人,对他那些陌生新奇而深奥的诗作,我作为一个普通读者,只能误读,而我的"误读",也达不到评论家们对"...[详细]
- 《地火》2013年02期
- 被误读的“智慧”
- 人人都希望用智慧成就事业,赢得爱情,完满人生。于是,各种各样讲智慧的书籍便层出不穷了,形形色色以传授智慧为业为能的专家学者也便不计其数了。不过,什么是智慧,我们需要什...[详细]
- 《中华魂》2009年10期
- 误读
- 被误读的快感来自于一家饭馆,我常常到那里去用餐。一来二去,饭馆里的人都认得我了,去过几次之后,他们了解了我的习惯,不用我开口他们就知道我喜欢什么样的菜,通常在"正菜"外...[详细]
- 《滇池》1998年11期
- 被误读了的瞿秋白《多余的话...
- 瞿秋白同志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给他带来了灾难。1972年中发12号文件称:"瞿秋白在狱中写了《多余的话》,自首叛变了。"这个文件是毛泽东主席签发的。显然,毛泽东误读了《...[详细]
- 《文史天地》2017年04期
- 令秧和我
- 我知道这个问题必然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写一个明朝节妇的故事?我总不能回答说:"我也忘记了。"哪怕事实的确如此。任何一个读者都有误读或是曲解一部作品的权力——甚至,即使...[详细]
- 《东吴学术》2015年02期
- 被误读的花期(组诗)
- 荷叶的故事也许你已期待太久,或许是我来得太迟,于千朵之中,终将你采撷。似前世的约定,似轮回的注定,你别离以淤泥,别离以血脉,胜于一朵莲的骄傲,在我的手心绽放。萎凋,风干...[详细]
- 《海燕》2015年05期
- 正解与误读
- 经典著作凝聚了人类思想的精华,古往今来,无数学者焚膏继晷,对之考索玩味。在汗牛充栋的研究成果中,对经典的正解与误读往往并存。以惯常思维来看,学者之于经典文句,自应力探...[详细]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 《桃花源记》“外人”误读辩...
-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三度出现,其中“男女衣著,悉如外人”之“外人”当是“外国人”或“方外人”的略称,然而长期以来被误读为“桃花源外面的人”。误读可归纳...[详细]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