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的丰茂和结构的意味——张暄公安题材小说印象
《山西文学》2019年09期 孔令剑 下载(2)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暗示的力量——论日常生活与...
- 写作或文艺理论的教材和任课教师常说文学"源于生活",要"留心观察","多写多练",但并未清楚地告诉学生如何把握日常生活和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如何转换二者。这对于教师来说是...[详细]
- 《写作》2017年03期
- 小说与生活
- 主持人语:小说来源于生活,文学需要与现实对话。近期的小说写作无论是从历史出发,还是从想象出发,都表现出了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本期四季评我们邀请了苏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详细]
- 《当代小说》2019年07期
- 跟文学掏心窝子
- 这种话,我还是第一次说,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创作中。说这话的初衷是因为李春风的诚恳邀请,我想我得给她写篇掏心窝子的小说。这想法竟让我吃了一惊,之前的小说不是掏心窝子的...[详细]
- 《时代文学》2018年09期
- 小说的可读性从哪里来
- 小说的可读性,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看似浅显,实则深奥,完全可以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在我看来,小说的可读性至少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给读者初次阅读带来的吸引力和兴奋感;二...[详细]
- 《文学教育(上)》2017年12期
- 墨白:小说的多维镜像——评...
- 小说文本和小说家在文学史和文学界所处的位置,是由作品蕴藏的文学价值和作家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决定的,而对小说精品的推介则是有担当的文学评论者和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新近...[详细]
- 《大观(东京文学)》2016年11期
- 我写小小说
- 我写的最早的一篇小说叫《市场》。它由4篇1200余字的小说组合而成,这对当年文学功力尚十分浅薄的我来说,是一种相对比较容易驾驭的形式。后来,这4篇小说中的3篇,人选了1986...[详细]
- 《时代文学》2016年11期
- 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
- 12票《所有路的尽头》《十月》2014年第2期作者:弋舟张学昕:弋舟的小说,从《等深》开始,到《所有路的尽头》,都在表达一个时代的孤独、堕落与忏悔,它们在艺术的探寻与精神的...[详细]
- 《江南》2017年01期
- 通往世界幽微的叙述之舟——...
- 乔焕江:这是哈尔滨文学论坛的第四期,也是今年的收官之战,很荣幸请到了非常优秀的小说家孔广钊老师。我们今天有新增加的成员,佳木斯大学文学院徐晓杰教授,还有我们哈师大的...[详细]
- 《小说林》2017年01期
- 重温邂逅一个小说少年的喜悦
- 突然接到电话,电话那头传出久违的声音,称我作"康叔"。在记忆中,我平生唯被一人唤作康叔,这个人就是俞帆。俞帆乃我大学老师俞兆平先生之子。我和他结缘于我大学毕业成为文学...[详细]
- 《福建文学》2017年01期
- 我为什么要写小说和写什么样...
- 差不多十年前,我从湖北来到浙江,在温州这样的一个城市生活、工作和爱情。当然还有学习与写作。我至今都没有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学习写作。就像我的第一个中篇小说《得一》...[详细]
- 《西湖》2017年01期
- 那些光洁芬芳的可人儿
- 那一年,《一路芬芳》发表后,好几个朋友和熟人来问:你写的是我们报社吗?问的人,分布在不同的城市,不同性质的报社。我说:不是。他们说:你不要骗我们啦,明明就是。我说:真的不...[详细]
- 《长江文艺》2017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