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百越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周幼涛 下载(293)被引(8)


相关文章推荐
- 华夏族形成发展新论
- 华夏族形成发展新论付永聚中华民族,是我国古代各个民族间不断混融工化的产物。作为中华民族先后发展阶段的华夏、秦人、汉人、唐人和华人等,同样都是民族互化的结晶。当今...[详细]
- 《齐鲁学刊》1995年03期
- 从华夏族到汉族——论一个多...
- 汉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多源合流的民族融合史,这种融合早在汉民族的前身华夏族发展过程中就已存在。华夏族是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基础上开始孕育,在夏朝国家政权的支持下...[详细]
-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 华夏族——汉族先民的形成(...
- 汉族的得名,是因他们建立汉代大帝国,先秦时期原名华夏,或称华,或称夏,是汉族的先民。炎黄二帝传说是华夏的民族英雄,所以人们常说汉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下面仅就汉族先...[详细]
- 《文史知识》1987年06期
- 中国早期文明与华夏民族学术...
- 2017年11月21日,由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史研究动态》编辑部主办,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早期文明与华...[详细]
-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年03期
- 六朝时期的华夏网络与山地族...
- 两汉至六朝,中国南方地区的华夏网络从稀疏走向稠密,到六朝时期,长江流域更成为华夏网络的重心所在,然而在长江中游的山区却涌现出强大的非华夏势力,局部地区的华夷力量对比...[详细]
- 《历史研究》2016年05期
- 论华夏族的形成
- 关于华夏族形成的问题,同我国原始社会史和早期文明史有密印关系,是历史学和民族学所共同关心的一个课题。本文拟提出一些看法,清学术界指正。[详细]
-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03期
- 华夏民族形成时期的民族意识...
- 华夏民族是先秦众多民族斗争与融合的产物,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其民族意识日益鲜明,并由此产生了一套处理民族关系的思想和策略,华夏民族形成时期的民族思想,已包含了中国封...[详细]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华夏族源于东方说新探
- 笔者在王国维、杨向奎诸史学大师华夏族起源于东方说的指引下,多年来,在深入研究古史,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熟悉新中国考古学成果后,重新构建了东方史前夷夏族人文与地...[详细]
- 《齐鲁文化研究》2012年00期
- 略论先秦华夏民族性格的演变
- 略论先秦华夏民族性格的演变翁银陶(福建师大中文系)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客观外部世界的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它表现于该民族的文学、艺...[详细]
- 《中州学刊》1994年06期
- 华夏溯源
- 华夏溯源周坊华夏,与蛮夷戎狄相对而言。在古籍中,蛮夷戎狄与华夏简称夷夏,指文化落后和先进的两类地区。中原文化,其文明程度超过四裔──四方边地。华夏指中原,蛮夷戎...[详细]
-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西夏·宁夏·华夏
- 西夏是宁夏历史上惟一以银川为中心建都的王朝。西夏王朝统一了西北广大地区,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并立,立国190年,传10代帝王。它不仅在宁夏历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在中...[详细]
- 《中国民族》2002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