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登记制度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臧博; 下载(27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对商业欺诈行为认定的法律分...
-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主体之间的竞争十分的激烈。部分商业主体为牟取高额利润,不惜违反公平竞争和诚实信用原则,以侵犯市场秩序和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进行商业欺诈行为...[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15年19期
- 开除股东? 慎用
- 股东除名条款是对股东资格的剥夺,是对股东最为严厉的处罚。股东除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相关者利益及社会责任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就怕成为大股东欺压小股东的杀手锏...[详细]
- 《董事会》2013年02期
- 我国商业信用法律实现制度探...
- 文章阐述了商业信用的含义及界定,分析了我国商业信用的现状及其成因,探讨了商业信用法律制度的实现途径。从社会实现方面讲,要完善产权制度;规范政府部门的行为;对全民进行...[详细]
- 《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10期
- 论竞业禁止
- 竞业禁止对企业来说是以保护商业秘密为主的实现商业主体利益最大化的手段,通过分析竞业禁止由于其特征——法定性和意定性相结合及扩张性和限制性的矛盾体决定了在制度设计...[详细]
- 《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7期
- 浅谈税法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
- 在国内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型国企是我国经济的保障和主要力量。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小企业也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发展体系中的重要支柱。...[详细]
- 《经济研究导刊》2020年07期
- 论公司股东的责任财产范围
- 独立人格的公司法人制度因只要求其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而受到投资者的极力推崇,因此公司迅速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的商业主体,这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这项制度...[详细]
- 《法制与社会》2007年06期
- 试析商业能力欺诈
- "商业能力欺诈"是商业欺诈的表现形式之一。商业欺诈是商事主体在商业活动中以商业利益为目的,采取欺骗性手段,使相对人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其严重地阻碍了社会诚信体制建设...[详细]
- 《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8期
- 论商业性广告的几个法律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广告媒体推销商品、劳务,影响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建立和完善广告法律制度显示出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人们对广告的一些基...[详细]
- 《法律适用》1994年06期
- 浅析公司内部反商业贿赂机制...
- 商业贿赂行为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目前却缺乏完善的反商业贿赂法律规范,本文主要着眼于公司内部的反商业贿赂法律机制的构建,以期从商业主体自身来...[详细]
-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5期
- 论商业性广告的几个法律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通过广告媒体推销商品、劳务、影响舆论,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手段,为此。亟待建立和完善广告法律制度。[详细]
- 《法治论丛》1994年05期
- 知名商品的权利归属与商誉分...
- 加多宝与广药打了数十场官司,法律纠纷的背后是双方争夺原红罐王老吉凉茶的市场声誉。在化解纠纷中,法律应在原则的指引下,通过解释法律条款,对利益分配做一次合情合理的了断...[详细]
- 《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