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相关基因及其遗传工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王瑞云;杨阳;李润植;郭红媛 下载(210)被引(3)


相关文章推荐
- 宁南八种植物组织结构抗旱性...
- 对宁夏固原地区8个植物种的组织结构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植物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抗旱性不同;不同植物种的同一器官其组织结构差异较大,抗旱性不同;植物抗旱性与植...[详细]
- 《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3期
- 水稻(秦爱、石(石守))早期抗...
-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认识和改造植物的抗旱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形态解剖以及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等方面,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有人采用...[详细]
- 《植物学通报》1986年Z1期
- 晋西北3个树种抗旱性指数的...
- 根据对海红、刺槐和柠条的PV曲线主要水分参数的测定,进行了抗旱性指数季节变化和种间排序分析。结果表明,树种的抗旱性随着年生长发育节律和环境水分条件而改变,其抗早...[详细]
- 《植物研究》1996年02期
- 抗旱性植物研究应用进展
- 干旱是主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严重影响植物的分布与生长发育,研究和探索植物的抗旱性已经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植物的抗旱性是由很多机理共同起作用的,主要包括植物形...[详细]
-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14期
- 柏木抗旱性与脯氨酸变化的关...
- 试验结果表明,柏木较墨西哥柏抗旱,在相同土壤干旱条件下,柏木比墨西哥柏保持较多水分,并且柏木相对含水量下降的速度较后者慢;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具有阶段性;柏木的游离脯...[详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 作物抗旱性与作物生产
- 在评述了研究者对作物抗旱性概念及其适应机理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近期在作物抗旱性与作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植物生理学增强作物抗旱性 ,提高作物生产力方面的可能...[详细]
-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植物抗旱途径的研究进展
- 本文从抗旱的生理机制、植物形态结构特征变化和生长调节物质的代谢与抗旱性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植物抵御干旱反应的途径以及植物抗旱的机制。[详细]
- 《考试周刊》2008年53期
- 水分胁迫对抗旱性不同的荔枝...
- 以抗旱性较强的荔枝东刘1号和抗旱性较弱的陈紫1—2年生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叶片细胞胞质以及...[详细]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1年02期
- 渗透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
- 20%PEG-6000作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下,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萌发期的胚芽鞘长度与品种的抗旱性基本一致。据此认为,低水势下穿鞘长度是冬小麦抗旱鉴定及抗旱个体选...[详细]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年03期
- 结缕草和早熟禾解剖结构与其...
- 通过对结缕草与早熟禾解剖结构的对比研究 ,发现结缕草的角质层发达、维管束丰富、组织排列紧密 ,从而在微观方面找到了结缕草抗旱性、弹性、耐践踏性优于早熟禾的原因 .[详细]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
- 八种针叶树抗旱生理指标的研...
- 应用PV技术对油松、侧柏等8种针叶树的抗旱生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V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植物的某些水分参数;8种针叶树抗旱性排序为:侧柏>油松>杜松>圆...[详细]
- 《陕西林业科技》199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