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教师备课策略的探讨
《新课程学习(中)》2013年06期 王丹燕; 下载(100)被引(6)


相关文章推荐
- 新课程理论下应树立怎样的学...
-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值得深思。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学生无论品德优劣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详细]
- 《文教资料》2005年01期
- 新课程理论下如何提高高中英...
- 新课程的改革意味着一场教育理念的全方位变革,而不仅仅是更换一套教科书。从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日常学习方法的全面改革和提升。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详细]
- 《考试与评价》2016年05期
-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方式的...
- 在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数学在教学中,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变"书...[详细]
-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
-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新课程理...
- 新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既然是对话,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具备平等、民主的沟通,共同构筑起探讨的平台。从中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选择,...[详细]
- 《成才之路》2007年17期
- 新课程理论下化学探究教学的...
-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而在这互动的过程中使得教学的开放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争论的机会增多,因而在教师预...[详细]
- 《化学教学》2010年02期
- 新课程理论背景下班主任角色...
-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也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角色,突破传统教学管理理念中的不足,引入新观点,使得自身的角色得以转变,以此组织开展更加高效率的班级管理工作,为学生创造...[详细]
- 《高考》2020年12期
- 谈一线教师新课程理论的自我...
- 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学习掌握了新课程的理念,并能够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教师的理论学习本身就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将外来信息纳入教师...[详细]
-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年12期
- 面对“不可预约的美丽”——...
- 新课程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具有个性化理解和自由表达的权利。并且新课程课堂要求给学生足够的开放度,让学生学习所具有的基本权利...[详细]
-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5年05期
- 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空——对...
- 面对着轰轰烈烈的课程结构改革,我深知作为一线教师,所担负着怎样的责任。为适应素质教育,在教学中,我努力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几年的实践,我取得了点滴...[详细]
- 《新课程(中学)》2015年07期
- 课程改革:我们究竟要改什么...
- 教学实践问题重重,新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已近五年,从中学课改实践层面的真实情况看,教学现状与原先制定的改革目标有很大距离,课程理论空前繁荣,教学实践问题...[详细]
- 《教学与管理》2006年31期
- 新课程理论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 新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切实转变自身的角色及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出发,详细地介绍新课...[详细]
- 《新课程(下)》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