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四咏
《散文诗世界》2018年07期 黄亚洲


相关文章推荐
- 朱自清与台州
-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这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颇让人意外,却又饱含深情的独白。深情自不必说。意外却是:台州偏隅于浙东南,素少人知,朱自清先生缘何对其如此倾心?...[详细]
- 《时代文学》2022年01期
- 台州童谣的艺术特征与人文价...
- 台州童谣以台州方言吟诵,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生动地反映了台州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利用童谣这种口头文学形式,表达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态度。台州童谣古韵气息浓厚...[详细]
- 《名作欣赏》2021年32期
- 宋代台州灾害诗辑考
- 我国古代有关自然灾害的文学书写分散于各种诗文集中,不便于参考利用。据《全宋诗》检索,宋代反映台州自然灾害的诗作有8题9首,其本事、作年均能得到考证,具有补史、证史的作...[详细]
- 《台州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 永远的旅人的颜色——朱自清...
- 朱自清早年在台州思想情感的变化,主要是从不自在到自在、从苦网徘徊到转向。其原因一是台州日常生活的影响,二是他对知识分子生活道路的思索与选择。[详细]
- 《台州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 台州沿海高速之歌
- 浙江东南的台州湾啊,白云悠悠海水碧连天。千万年的山和水哟,阻隔咱百姓千万年。自从朝霞里迎来了,雄赳赳的中建人呀,浩浩荡荡的队伍,来把高速公路建。豪情穿山成隧道,...[详细]
- 《国企管理》2017年Z4期
- 台州行走(二首)
- 温岭长屿洞天1山也张口说话,让我们进去看看地球的内心洞内也峰回路转,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回心转意么2想必这山是真正的男子汉越开采,胸怀越宽至今,仍心揣一桐欢乐共鸣箫...[详细]
- 《扬子江诗刊》2006年06期
- “有”在台州方言与《诗经》...
- 本文以台州方言"有"的用法对比《诗经》里的"有"的用法,主要考察其作为动词和副词时的语法作用和语义功能。可以发现,尽管数量并不太多,但"有"在《诗经》里已经出现虚化的副...[详细]
- 《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9期
- 曾惇初知台州时间小考
- 对曾惇初任台州知府时间,学界尚有不同说法。《全宋词》、《中国历史人物辞典》表述为"绍兴中,守台州、黄州",用的是约略之词;《中国词学大辞典》认为曾惇绍兴十四年(1144)知...[详细]
- 《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七律——游台州仙居西庵寺
- 神仙居处西庵寺 ,雨歇日月云雾里 ;迎客山神千年望 ,“玉”“天柱”凌空奇。丛缘溪亭“美人”卧 ,石岩山上“将军头” ;广寒宫中“十一瀑” ,洋洋洒洒飘渺舞。七律——游台...[详细]
- 《浙江档案》2000年06期
- 台州,神仙居住的地方(组诗)
- 尤溪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上古养鱼。养一些荷花然后搭间木及园前院后种豆,种丝瓜再种岁月相信这些老树奇岩。这此飞派、绝壁、溶洞甚至乌鹤夹虫,都是神仙化身他们日出而息月升...[详细]
- 《绿风》2009年04期
- 古典文学名著征引台州史实考...
- 僻居东南的台州创造了具有重要地位的佛道文化,涌现了有全国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考察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征引的台州人与事,一方面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台州自宋代以来的重要发...[详细]
- 《社科纵横》2015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