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生物技术世界》2015年06期 刘小丹; 下载(485)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
- 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近10年来在中药作用机理中主要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差异显示PCR技术和DNA阵列技术的基本原理、应...[详细]
-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中药作用机...
- 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分析、二维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生物信息学,并从中药单体研究、单味中药研究、中药复方研究等方面介绍了蛋白质组学...[详细]
- 《中医药导报》2009年09期
- 细胞因子网络与复方中药作用...
- 复方中药的作用机理是当今生物医学 领域里长期不能解决的科学难题,近半个世纪 以来,我国为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至 今未能取得突破,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不能 被国外...[详细]
- 《中国基础科学》2003年04期
-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
- 阐释杜仲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为杜仲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该文利用"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从分子水平上分析杜仲化学成分与疾病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出...[详细]
-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19期
- 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
- 从分子水平研究中药作用机理,使中药药理研究更加深入,是中药药理研究的新发展。本文综述了这方面研究的概况。一、活血化淤: 活血化淤药能治疗多种疾病,取得“异病同治”疗...[详细]
- 《中药药理与临床》1985年00期
- 从实验和临床探讨中药作用机...
-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植物药的国家之一。直至现在,我国超过5 0 %的人治病时服用过中药;我国人民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 4% ,几乎1 0 0 %的人在一生中...[详细]
-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的...
- 针对目前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解析存在对生物过程缺乏详细描述及网络模型构建效率比较低的问题,构建"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系统",实现中药作用机制生物网络模型的自...[详细]
-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19期
- 止血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概况
- 本文从炭素、鞣质、钙离子、止血成分、微量元素五个方面对止血中药的作用机理作一扼要综述介绍。[详细]
- 《中医药研究》1998年03期
- 促进透皮吸收的中药作用机理
- 透皮药物每年以17.8%的年均增长率高速发展,透皮药物的核心渗透促进剂是当今世界药物研究的重点之一。当一些化学合成的促渗剂引起皮肤过敏、刺激性反应时,人们把开发的眼光...[详细]
- 《中医外治杂志》2007年06期
- 国内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机理...
- 近年来,国内在抗心律失常中药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做了不少工作,现将其概况介绍于下。业已证明,苦参等40多种中药具有抗快速心律失常作用。我院在抗心律失常中药筛选实验,中亦...[详细]
- 《广东医学》1985年09期
- 基于“中药作用机理辅助解析...
- 四逆散作为调和肝脾的经典名方,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各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近年来发现四逆散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上有效,如抑郁症。但是,目前四逆散抗抑郁症机制...[详细]
-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