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藻毒素的产生、检测和毒理学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1999年05期 李效宇,宋立荣,刘永定 下载(1402)被引(132)


相关文章推荐
- 微囊藻群体的竞争优势及其形...
- 群体的形成、增大和形态的持久维持是微囊藻获得种群优势进而形成水华并维持优势的前提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微囊藻群体在藻类种群竞争方面的优势,然后在介绍已有的浮游动物...[详细]
-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07期
- 铁、锰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
- 通过研究Fe3+和Mn2+对微囊藻生长和产毒影响得到,Fe3+含量为1~6mg/L时,适于微囊藻的生长,6mg/L时,MC-LR产量最多;微囊藻在Mn2+含量为0.055~0.55mg/L时,长势较好,在0.055mg...[详细]
-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7年0...
- 微囊藻的防治
- 2005年9月10日,城关镇房庄村养殖户赵清惠反映其池塘表面漂浮着一层绿色水花,早晨聚积在池塘下风处。每天上午进行打捞后下午又会大量出现,各种池鱼每天都有死亡。我站工作人...[详细]
- 《河北渔业》2006年03期
- 四环素对微囊藻生长及光合作...
- 光合作用是蓝藻生长繁殖的生理基础,研究四环素胁迫下蓝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变化和响应,有助于揭示其作用机制。为探究四环素对微囊藻的毒性效应,对培养在0、0.1、0.2、0.5...[详细]
- 《生态毒理学报》2019年06期
- 一种提高微囊藻计数精度的超...
- 针对微囊藻在自然环境中常聚集成团、难以统计分析的问题,探索了不同功率和处理时间下超声波对微囊藻群体打散状况,并通过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和EasyClus分类计数软件对微囊藻...[详细]
- 《水文》2018年06期
- 铜离子对绿色微囊藻增殖的影...
- 通过藻类增长潜力(AGP)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铜离子对绿色微囊藻(Microcystis viridi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的Cu~(2+)(0.001~0.1 mg/L)对绿色微囊藻的增殖有促进作用...[详细]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11年04期
- 光强对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影响...
- 为了探讨光照对微囊藻形态的影响,研究了6株不同种的群体微囊藻在不同光强下群体形态的变化及其响应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光强的增加,6株群体微囊藻的群体尺寸变大。当光强为...[详细]
- 《水生生物学报》2014年01期
- 检测产毒微囊藻的特异性探针...
- 通过对9株淡水微囊藻的ITS序列及其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簇(mcy)的分析,以期获得用于快速检测产毒微囊藻的特异性探针.结果表明:9株淡水微囊藻的ITS序列差异百分比达1.0%~5....[详细]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年02期
- 太湖蓝藻水华期间水体和底泥...
-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研究了太湖蓝藻水华期间不同湖区水体和底泥中产毒微囊藻与总微囊藻种群丰度.结果表明,湖区间产毒微囊藻种群和总...[详细]
- 《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 巢湖夏季和冬季有毒微囊藻和...
- 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了巢湖夏季和冬季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有毒微囊藻和无毒微囊藻种群丰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HPLC方法分析了...[详细]
- 《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12期
- 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微囊藻的生...
- 该研究采用低强度超声波直接作用微囊藻,其沉降性和凝聚性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有利于进行沉淀去除。低强度超声波是一种温和的除藻方式,经过低强度超声波作用后,微囊藻的细胞...[详细]
-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