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文化意蕴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5年02期 徐耀强 下载(21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论革命纪念日对政治认同的建...
- 纪念日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对历史记忆的共同回忆与重复弘扬来传播文化。革命纪念日与执政党建立、成长与壮大的重要结点密切相关,是一个族群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见证。中国...[详细]
- 《广西社会科学》2021年11期
- 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革命...
- 革命是近现代中国非常重要的政治文化话语,影响着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将自身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革命理念融入到国家纪念日的制度设计...[详细]
- 《武陵学刊》2016年01期
- 论民国时期民国政府与南洋华...
-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海内外各界高度重视黄花岗起义的价值,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海内外关于这次起义的纪念日并不统一。海内外双方皆无法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导致了长...[详细]
- 《黑龙江史志》2013年17期
- “五九”国耻纪念日的由来
- "五九"国耻纪念日,是中华民国建立后第一屈辱的国耻日。这个由中日"二十一条"签订,引发的国耻纪念日,从民间自发纪念开始,到最终成为"国定纪念日"一步步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详细]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
- 民国时期孙中山纪念日述略
- 孙中山先生毕生从事民主革命,生前一直是中国国民党的领袖。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作出的一系列纪念孙中山的决定中影响较大、持续日长的活动当属举行“总理纪念周”。...[详细]
- 《文史杂志》2005年02期
- 民国时期纪念日的确定与变更
- 纪念日是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或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由政府规定纪念日并开展纪念活动始于民国。民国时期,历届政府和国民党曾先后定过40个纪念日。 1912年9月 24日,...[详细]
- 《民国春秋》2000年01期
- 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与蒋介...
- 北伐完成后,在各派系争夺权力的背景下,蒋介石政权设立国民革命军誓师纪念日。纪念大会象征性地复现了誓师仪式,每一仪节都蕴含着深层的政治内涵。誓师纪念日中的言论则对北...[详细]
- 《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03期
- 南京国民政府禁烟纪念日初探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政府将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日子定为禁烟纪念日。国民政府设立禁烟纪念日的目的是将仪式与实践相结合,借缅怀禁烟先哲、继承孙中山拒毒遗训之机,宣传国民政府...[详细]
- 《江苏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 国家纪念日与抗战时期政治合...
-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与国民政府试图利用国家纪念日这一政治文化资源进行政治合法性建构,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并表达政治诉求,特别是在特殊环境下进行政权建设,为抗战服务。...[详细]
- 《史学月刊》2016年09期
- 战后抗战胜利纪念日述论
- 国民党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制定抗战胜利纪念日,顾名思义,是以此纪念抗战这一伟大的事业,纪念抗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并以此作为政治宣传重要手段和途径。国民党政府...[详细]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
- “抗战胜利纪念日”的文化特...
-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详细]
- 《当代电力文化》201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