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辨析元曲四大家
- "元曲四大家"作为一个颇具文学史意义的名词,历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至今学术界就其相关问题尚未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笔者就"元曲四大家"的提出、"元曲四大家"的具体构成以...[详细]
-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年02期
- “元曲四大家”:一个亟待梳...
- 元代并无"元曲四大家"之说。此词看似寻常,实则含混不清,指代对象及排序历来纷争不已,致使许多论者对此简称采取回避的策略。现代论者多视此词为一普通的文学史简称,用以指代...[详细]
- 《兰州学刊》2012年06期
- 试论“元曲四大家”在明代的...
-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是明人最为推崇的元杂剧作家,不过,明人对他们的喜好程度并不一样。从明代的元曲选集、戏曲选集、曲谱、曲评等著作对"元曲四大家"杂剧的收辑及...[详细]
- 《名作欣赏》2011年08期
- 实录和号角——元曲四大家杂...
- 元曲是元一代的代表文学。元杂剧作为元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新时代。作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是元杂剧作家杰出的代表,他们占据...[详细]
- 《文教资料》2007年05期
- 王实甫不入“元曲四大家”原...
- 王实甫以剧作《西厢记》成就了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但在从明代以来形成的“元曲四大家”的称谓中,却没有王的位置。这主要是《西厢记》的剧作的形式、其故事情节来源、历史...[详细]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
- 元曲四大家中“郑”之归属研...
- 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自序中提出了"关、郑、白、马"一说:"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搢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详细]
- 《四川戏剧》2007年05期
- “人心思汉”的映射——元曲...
- 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自序》云:“乐府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白、马一新制作,韵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语,字畅语...[详细]
- 《考试周刊》2007年03期
- 元杂剧对妇德的颠覆与重构—...
- "妇德"概念源于先秦儒家经典,针对女性道德标准而立。以元曲四大家为代表的元杂剧创作通过对传统婚恋道德颠覆性的文学表现,冲破了宋儒严酷的妇德教条,构建了以"真情"为基础...[详细]
- 《东方论坛》2011年05期
- 元曲四大家浅识
- 元世周德清在《中原音韵自序》中写道: 言语一种,欲作乐府,必正言语;欲正言语,必宗中原之音。乐庸之盛,之备,之难,莫如今时。其盛,则自缙绅及闾阎,歌咏者众。其备,则自关、郑...[详细]
-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
- “关、郑、白、马”与元曲四...
- 元人周德清,向以所著《中原音韵》为世所知,时谓“德清之韵,不独中原,乃天下之正音也。”见地位之显。然其在曲学界影响最大者,则莫过于该书自序中如下一段话:乐府之盛...[详细]
-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
- 名香梨园 誉满神州——试论...
- 元曲是元代的代表文学。元杂剧作为元曲中最主要、最有成就和影响的组成部分,开创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新时代。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是元杂剧作家的杰出代表,他们占据了...[详细]
- 《文教资料》2007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