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自然:从冲突到和谐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何中华 下载(284)被引(9)


相关文章推荐
- 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全面复兴传统文化是2017年国务院的重大国策。《论语》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中严重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详细]
- 《明日风尚》2017年17期
-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治理...
-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正视传统文化社会整合的历史效应,对其进行内部阅读和理解,可以梳理提炼出较为丰富成熟的治国理政...[详细]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墨家人论及其现代价值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开掘。本文以人论为视角 ,在阐明墨家人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特色的基础上 ,阐发了墨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详细]
- 《求实》2001年12期
- 中国传统“和合”哲学思想与...
- 和合哲学思想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传统文化资源,因此,廓清和合哲学的源流、内涵和局限是很关键的。必须辩证地吸取和合哲学的思想资源,不能因为和合哲学的合理性而...[详细]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
- 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三种价...
- 传统文化在出版领域的创造性转化表现为向下传播、向外传播和全域传播三种价值形态,分别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现象。出版领域实践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着力推动其多重主体、...[详细]
- 《出版广角》2018年10期
- 孔子三宝观探微
-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许多思想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塑造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他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三宝观是当今社会人生观的珍...[详细]
-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4期
- 试论孔子的仁本主义人学思想
-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形成了儒、道、墨、法等诸多卓有特色的人学理论。其中以儒家的人学理论尤其是孔子的仁本主义人学思想最为系统、最有影响。本文集中阐述影响中...[详细]
- 《攀登》2015年03期
- 朱熹理学与传统文化资源
-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其理学伦理思想体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被奉为神圣教条。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发展变革中得以保存和流传,就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详细]
- 《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 梁启超对中国传统理想的阐释...
- 梁启超在中西文明撞击、相互影响的背景下,以贯通、互读的方式,把西方社会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起来,揭示大同、小康、民生等传统命题与社会主义的联系,立足于中国现...[详细]
-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
- “阴阳互补”思维模式辨析—...
- 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其所遵循的,是古代中国特有的“阴阳互补”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在理论层面上认为,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及其所遵循的“道”,归根结底是“阴”...[详细]
- 《理论学刊》2007年07期
- 第六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
- 根据中国实学研究会、日本东亚实学研究会、韩国实学研究会三方商定 ,每隔 2年轮流在各国主办一次国际实学研讨会。今年的第六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于 1 1月 2 7日至 30日在...[详细]
- 《哲学动态》200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