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推荐
-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
- 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热火朝天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保证语文教学顺利开展。基于此,本文研究小...[详细]
- 《散文百家》2019年10期
- 从评价入手,推进语文课程改...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的出台,必将有利于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研读此方案,其关于"评价"的部分对我们小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语文课程改革有很多启示。方案中有这样两段...[详细]
- 《小学教学(语文版)》2018年09期
- 正确面对学生的“选择”
- 语文课程改革以后,安静的课堂渐渐热闹起来。教师不再是"一言堂",他们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而且及时地予以肯定:"你的回答很好""你的...[详细]
- 《江苏教育》2014年05期
- 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
- 我国低段语文教学历来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其实这并非中国儿童学习汉语文字的最佳方式,并非最有利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首先,根据心理学研究,入学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详细]
- 《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03期
- 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
- 在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师自觉地将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将大量时间用于学生朗读、背诵、讲述故事、情境说话、写话等学语言、用语言的实践活...[详细]
- 《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03期
- 语文可以这样教
- 我与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改革的相识缘于一次研讨会。初次相识,便感到眼前一亮。课堂生动有趣,学生兴致勃勃,整个课堂活跃且扎实,令我深深折服。从此,我便开始了对小学...[详细]
- 《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03期
- 小学低段“双重点”语文课程...
- "人生聪明识字始",中国人自古以来读书就是从识字开始的。然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六岁入学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侧重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开发,不仅会对儿童一生...[详细]
- 《小学语文教学》2017年03期
- 主题阅读:语文课程改革的实...
- 放眼当下,学校的"阅读教学"仍然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质疑和发现。课堂教学是在为老师自己的阅读而教,为教参而教,为考试而教。在传统课堂阅读中,阅读者的阅读行为又过多地...[详细]
- 《教育》2017年23期
- 以学定教:让学习真正发生—...
- 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语文课程改革已经有十多年了,课程与理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总的来看,课堂上学生学习机制的变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发生。一个主要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详细]
-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Z1期
- 一年级语文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促进者和多元智能的开发者,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造人本化的学习环境,激活学生创新学习的兴趣和智慧。这是我对教师角...[详细]
- 《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4年06期
-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语文课...
- 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充分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深圳特区的教师在探索的实践中取得了一...[详细]
- 《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