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若干意见
《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03期 赵金铭;张博;程娟 下载(3640)被引(196)


相关文章推荐
- 汉英机器翻译兼类词与多义词...
- 在汉英机器翻译处理的过程中,兼类词与多义词处理是重要的问题.研究背景是汉语对英语的机器翻译系统,相关的探讨涉及的技术很多.包括:汉语句自动分词、兼类词处理、多义词处...[详细]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
- 兼类词划界标准新探——以“...
- 兼类词的判断标准可以分为"单类""倾向兼类""兼类"三个阶段,"倾向兼类"是从临时活用的动态状态向具有新意义且独立使用的静态状态过渡的阶段。在确定是否兼类的问题上,应适当...[详细]
-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年04期
- 介连兼类词“和”“与”“同...
- 现代汉语中,词性被定为介连兼类词的"和""与""同""跟"这四个词有很多相似之处。总结了这四个词在词类和语义上的共性,并探讨了它们的不同之处,进一步得出在一定语境中,这四个...[详细]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 汉语兼类词教学方法探析
- 词的兼类问题,很复杂也很重要。很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经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词类特征,归属于几类。本文中的兼类词,指的是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语法功能,并且在意义...[详细]
-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年02期
- 《左传》兼类词的语义关系分...
- 通过对这105个兼类词的分析,笔者得出三属18种兼类词,但是限于篇幅,每属兼类词只能举出一例进行分析,具体如下:(一)二属兼类词:其中包括动名、动形、动连、名形、形副、介连...[详细]
- 《文学教育(下)》2009年11期
- 《庄子》名动兼类词语义关系...
- 《庄子》不仅其文学价值不容否认,而且其在语言运用方面更是灵活多变,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本文选取其中的十七篇散文,对其中出现的名动兼类...[详细]
- 《大众文艺》2009年23期
- 景颇语动名兼类词的分化
- 景颇语中原本兼有动、名两个意义的词,一般是保留动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名词分化出去。分化名词的具体做法是在它的前面添加一个能够表明名词所表人或事物的典型特点的语素,使...[详细]
- 《民族语文》2007年02期
- 试论兼类词的义项建立原则
- 汉语的兼类词早为语法学界所重视。五十年代的语法问题论战中,对词的兼类,就有“跨类”、“通转”、“变位”等几说。时间过了三十余年,语言学的丰富和发展已经确定地证明了...[详细]
- 《辞书研究》1987年01期
- 谈谈古汉语的兼类词“使”
- 一个词兼属不同的词类,这是古今汉语都有的,比较起来,古汉语的兼类词更为常见。古汉语里“使”的使用频率很高,它有不同的读音、不同的词类、不同的意义和不同的语法功能,是...[详细]
- 《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02期
- 莫把“同形词”说成“兼类词...
- 笔者看到有三篇文章把“同形词”和“兼类词”混为一谈。如: ①他在这儿。(动词) ②他在这儿读书。(介词) ③他在读书。(副词) (见河北《初中生语数外》1994年第2期第3页)[详细]
- 《阅读与写作》1997年08期
- 单音节动—介兼类词的句法语...
- 兼类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复杂的语法现象,是汉语学习者学习的难点之一。动—介兼类词由于数量少,鲜见成系统的研究成果。鉴于此,在明确动—介兼类词判断方法的基础上,以北京大...[详细]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