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一个不应当被神秘化的概念
《参花(下)》2017年08期 弋兴海;


相关文章推荐
- 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启...
-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创作、批评、翻译与传播,由《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辑委员会、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混语版《国际诗歌翻译》杂志社联合举办第六届中国当代诗...[详细]
- 《鸭绿江》2020年14期
- 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评选启...
- 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代汉语诗歌的创作、批评、翻译与传播,由《中国当代诗歌导读》编辑委员会等单位举办第六届中国当代诗歌奖(2019—2020)评选活动。奖项设置:中国当代诗歌创作...[详细]
- 《鸭绿江》2020年26期
- 中国当代诗歌70年发展论说
- 中国当代诗歌7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需要在总结的过程中继承并指向未来。通过年代史、思潮论和具体现象互见的方式,中国当代诗歌70年发展被划分为七个部分加...[详细]
- 《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10期
- 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 中国当代女性诗歌是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以骄人的成就对诗歌的历史空缺作出了一次重大的填补。文章从发生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女性意识的构成特点和...[详细]
- 《文教资料》2006年17期
- 中国当代诗歌空间中的中心与...
- 中国当代诗歌的边缘性可以从世界诗歌与中国诗歌、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文学与诗歌三个维度来考察。不论在哪个年代,不论我们的考察视域有多大,也不论冲突双方的身份是什么,...[详细]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0...
- 大山情怀 人文气韵——读李...
- 一中国当代诗歌有几次划时代的发展,我说的是白话诗。诗与读书人很有缘分,凡粗通文字都会背几首,那都是古诗;最容易了然的白话文诗,反而诵者不多,有点尴尬。白话诗第一次露面...[详细]
- 《金沙江文艺》2017年02期
- 中国当代诗歌的价值判断
- 首届中国(青岛)诗歌节于4月20日开幕。林莽、余秀华、于坚、伊沙、李壮、邱华栋、杨庆祥、沈浩波、严彬、周瑟瑟、树才、桑克、蒋一谈、臧棣、戴潍娜等著名诗人和青岛诗人共...[详细]
- 《青岛文学》2017年05期
- 如何讲述“中国当代诗歌”的...
- 在我们的文学史视野中,"中国当代诗歌"所指涉的是当代中国即1949年以来的诗歌。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对象,"中国当代诗歌"吸引了诸多的研究者,并以其特有的"学术吸附力"集聚了...[详细]
- 《百家评论》2016年03期
- 浅谈中国当代诗歌鉴赏思路
-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的文学界迅速繁荣,保守思想压迫的文学界绽放出巨大的活力,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随着社会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当代诗歌也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详细]
- 《当代文坛》2013年06期
- 试论何其芳对中国当代诗歌的...
- 何其芳的当代诗歌成就,虽然在创作上比之早中期略显单薄,但其总体成绩颇丰。作为诗人,何其芳既以《我们最伟大的节日》首开中国当代诗歌政治主流化之先河,又以《回答》发中国...[详细]
-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 浅谈中国当代诗歌的困境与发...
- 认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正处于困境。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大众的文化需求偏向通俗化、简单化,而诗歌创作者缺乏深厚的文化积累,诗歌作品缺乏...[详细]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