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念钱钟书先生 钱氏未完稿《百合心》及其他
《书城》1999年05期 夏志清; 下载(147)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人格的魅力
- 钱钟书先生逝世好几个月了吧,但埋藏于我胸中浓浓的悼念之情却久久不能释怀。在大学中文系的课堂上我拜读过钱先生的著作,从此就成了钱老的崇拜者。博大精深的《谈艺录》,...[详细]
- 《档案管理》1999年01期
- 钱钟书与杨绛二三事
- 钱先生和杨绛对我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再加上忙忙碌碌的,所以耽误了太久,实在惭愧。现在,钱先生已经去世多年了,此次...[详细]
- 《读书》2006年10期
- 纪念钱锺书先生诞辰百年
- 钱锺书倾毕生之力,孜孜研究现代性、克服现代性,直至将其与中国思想融汇打通,因此成为我这一辈后进学人的摆渡舟。我以一己感受,纪念钱先生诞辰百年。[详细]
- 《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2期
- 一语天然万古新
- 和读《谈艺录》、《管锥编》时不一样,读杨绛先生新近写就的《记钱钟书与》这本小书,眼瞅着钱先生从灰蒙蒙的铅字中浮动起来、活份起来,而且在笑。猜不透的钱先生也许因为这...[详细]
- 《读书》1986年12期
- 中西交汇与钱锤书的治学方法...
- 在近代学人中,钱锺书先生堪称是真正了解中学与西学、以其独特方式探讨中西学问的大学问家。钱先生的主要著作《谈艺录》和《管锥编》采取中国传统著述方式,分列条目评点古代...[详细]
- 《书城》2010年03期
- 钱钟书学术思想中文人自律意...
- 三、对文人行为特点的理解与约束钱钟书对文人行为特点既有理解并为之辩白的一面,又有对之作出针砭并提出应加约束的一面。就前者论,突出表现在他对文如其人说的深入反复的辨...[详细]
- 《六安师专学报》1997年02期
- 老学科·新相知
- 臧克和,山东诸城人,1956年5月生。先后获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中文系古...[详细]
- 《中文自学指导》1995年05期
- 经营贵在知“几”(机)
- 所谓“几”(机),是指细微的迹象。《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钱钟书先生在其大著《管锥编》中说:“‘动之微’者,虽已动而尚难见、不易知,是以见之者罕、知之者释也。...[详细]
- 《经营与管理》1992年07期
- 一束矛盾钱钟书
- 钱钟书先生于1998年11月19日驾鹤仙游,终于平静地告别了人世间重重叠叠的"围城",真正的"像上帝般在云端里俯看众生"了。钱氏辞世在给中国文化留下巨大空白和遗憾的同时,也给...[详细]
- 《青岛文学》2007年11期
- 避谤仍兼雉尾藏,药方只贩古...
- 与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新中国成立后的钱锺书也同样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无论是其亲人还是他本人;同时,对于这个特殊年代,与其他的思考者一样,他也作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抗争,《...[详细]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 “淑女也怕蛮夫缠”
- 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日,茅盾先生《致钱钟书》云:“忆有《宋诗选注》,似出先生手笔。近来有何著作?欣逢明时,想必精神畅快。” 十多年来,钱先生陆续整理、出版了《管锥编》、...[详细]
- 《瞭望周刊》1991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