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女子的财产继承权
《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2期 郑全红 下载(805)被引(33)


相关文章推荐
- 政治、法律与社会习俗之间的...
- 1926年国民党通过的《妇女运动决议案》赋予女性与男性平等的财产继承权,但当时的最高法院在解释女性这一用语时,进行了狭窄的解释,从而对女性财产继承权进行了很大的限制。...[详细]
- 《兰州学刊》2009年07期
- 于激变中求稳实之法——民国...
- 对于国民党二大《妇女运动决议案》中“女子有财产继承权”的规定,民国最高法院采取了折中的立场进行限制性解释。其所面临的两难情形揭示出了法律制度的悖论。为在动荡中达...[详细]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
- 我国女性财产继承权保护的法...
- 对于如何来保证女性财产继承权的合法权益,提高女性群里的社会地位,这不仅仅是法学研究课题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更是现阶段我国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通...[详细]
- 《法制博览》2016年17期
- 民国时期女子财产继承权确立...
-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制下,财产继承是以男性为中心,女子只有对被继承财产的财产监管权、财产承受权和处分同意权,甚少有财产继承权。延至民国,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女权运动的...[详细]
- 《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01期
- 论近代女子财产继承权的确立
- 中国女子近代继承法意义上财产继承权的确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文本上取得财产继承权 ,到判例、解释例使之从受限走向平等 ,再到民法继承编的最终法律确认。女子财产继承...[详细]
- 《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 以《李超传》为中心看民国女...
- 在"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曾发生过一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女学生李超之死,这一事件所关涉到的核心法律权利即女性家庭财产继承权,而这是女性经...[详细]
- 《云梦学刊》2013年03期
- 略论女子财产继承权
- 财产继承是私有制的产物。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财产继承,不再是旧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继承,它是不以私有制为基础而以公有制为基础,不以生产资料为主要内容而以生活资料为主要...[详细]
- 《法学杂志》1984年02期
- 宋代女性财产继承权的实现程...
- 自唐代以来,女性已明文享有财产继承权。迄于宋代,立法更显深入。但是,具体的司法实践并没有促成财产继承权的真正实现。就宋代出嫁女继承"本家"财产讼案来看,第一,财产数额...[详细]
- 《改革与战略》2013年05期
- 浅谈两宋妇女的财产继承权
- 妇女的财产继承权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从财产继承制度中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一个人经济地位是由她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同时社会地位的高低...[详细]
- 《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11期
- 民初女子财产继承权的变迁—...
- 民初女子的财产继承虽仍然受到较大限制,但民初大理院深受男女平等理念和妇女运动的影响,在司法实践中变通了《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的规定,使女性在继承关系中相较传统法律...[详细]
- 《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01期
- 近代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解读与...
- 女子财产继承权是近代法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民国时期这一立法上的变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种性别权利的突破。但女子财产继承权体现的仅仅是一种权利能力,而不是行为能...[详细]
- 《政法论坛》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