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定价时期的绿色通胀
《上海节能》2022年02期 李人茜 下载(90)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内部碳定价机制驱动企业低碳...
- 本文在简要阐述碳定价机制及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企业内部碳定价的作用机理与实施,以期为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自主利用内部碳定价机制实现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启示。在...[详细]
- 《新理财》2022年04期
- 碳定价需加强国际合作和对话
- 如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仅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在近日I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FF)上,中欧碳定价成...[详细]
- 《中国对外贸易》2021年06期
- 关注碳定价在应对气候变化问...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长期关注碳定价问题,指出碳定价是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政策工具。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ETS)是实现碳定价的主要方式,两者各具特点。碳税价格稳...[详细]
- 《中国货币市场》2021年07期
- 内部碳定价机制是否实现了减...
- 本文以2011-2018年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中500家美国上市企业为样本,应用非平衡面板回归、工具变量法和倾向性得分匹配等模型方法,比较采用与未采用内部碳定价机制的企...[详细]
- 《会计研究》2021年04期
- 生态系统服务定价方法刍议
- 本论文在分析现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概念及其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生态系统服务定价方法来源以及目前应用状况,着重讨论了条件价值〔CVM〕方法存在缺陷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应用不...[详细]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 从碳市场定价权缺失看碳金融...
-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背景下,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已经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也成为和石油、矿产等同样重要的战略大宗商品,然而...[详细]
- 《浙江金融》2012年04期
- 隐性碳定价的概念、评估方法...
- 隐性碳定价已经从学术概念变为G20财金渠道上国际气候谈判的焦点,有必要对其概念、评估方法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认为,隐性碳定价是与显性、有效和负向碳定价一脉相承的碳定...[详细]
- 《财政科学》2022年03期
- 国际碳定价机制研究及其启示
- 本文首先对各种碳定价机制如总量管制及贸易体系(C&T)、碳税、基准与排放额度(B&C)、项目机制等进行理论分析。接下来用世界其他国家发展经验进行研究。印度是发展中国家碳市...[详细]
- 《商业时代》2012年04期
- 碳限额交易及补贴机制下的供...
- 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碳限额和补贴对供应链定价减排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分散决策还是集中决策,对于清洁型制造商,碳...[详细]
- 《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01期
- 碳金融定价权分析
- 随着世界对环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基于碳金融带来的节能减排的效果愈加明显,碳金融的发展也越来越被各国所关注,同时各国也看到了抢占碳金融市场先机对其经济带来的好处。本...[详细]
- 《中国商贸》2013年30期
- 碳中和目标下日本碳定价机制...
- 碳定价是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日本碳定价机制不仅包括碳税、碳排放权交易及信用交易等国内定价机制,也包括两国间联合信用制度和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跨境机制。随着...[详细]
- 《现代日本经济》202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