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实物档案资源建设窥探
《兰台世界》2019年05期 张伟; 下载(204)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建设...
- 本文基于对已有非遗档案资源建设模式优缺点的分析,剖析了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公众参与模式构建的动力和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以现有政策法规为依据,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档案管理业...[详细]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 基于群体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
- 2003年以来,在"自下而上"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探索的道路上,群体智慧理论开始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来。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案例的总结,借...[详细]
- 《中国档案研究》2015年00期
- 环塔里木非遗“非代表性传承...
- 环塔里木是西北边疆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地区,其非遗极为丰富且诸多为跨界并存。学术界对边疆民族地区尤其是环塔里木未被政府认定的非遗传承人即非遗"非代表性传承人"...[详细]
- 《山西档案》2016年01期
- 习俗特色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
- 习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见证,既是历史文化,也是档案文化。通过分析"行通济"习俗的起源及现代化转型,阐述了"行通济"的文化内涵及其档案文化特征。[详细]
- 《兰台世界》2015年02期
- 浅议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
- 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指河北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河北民俗文化的口述历史和非物质文化...[详细]
- 《档案天地》2016年07期
- “年代-区域”理论视域下的...
- 论文引入人类学"年代-区域"理论,以滇藏交界区域为案例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研究,强调文化特质之间的有机联系、变迁规律及与之吻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独特性的形成...[详细]
- 《档案学通讯》2016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