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龙舟竞渡”对地区文化交流的影响
《兰台世界》2015年03期 朱俊民;张大春; 下载(106)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元代汉藏文化交流——以北京...
- 以作为国师的八思巴在至元四年(1267年)随忽必烈入住北京为标志,藏传佛教传入北京。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命在都城内原辽昌寿年间所建的永安寺基础上建造藏传佛教寺院大圣...[详细]
- 《长江丛刊》2017年20期
- 浅析张骞“凿空”之举及其历...
- 张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寻求友好邦交和政治联盟为目的的外交家、探险家,他"凿空"西域,刷新了西汉王朝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原同西域广泛联系的开始,也意味着古代丝路...[详细]
- 《丝绸之路》2017年18期
-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
- 文章认为,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主要反映在三种层面上:民间层面的渗透影响、学者僧侣层面的交流传播和中央王朝与地方政府官方层面的往来贡赐。文章仅就宋代汉藏两族民间层...[详细]
- 《西藏研究》2006年04期
- 重评澳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澳门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枢纽之一。不过,因当地长期由葡人聚居,后来又受葡国统治,近世的中国人士在评述澳门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详细]
- 《学术月刊》1993年08期
- 简论古代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
- 自古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邻邦之间,一直存在着传统的友好关系,双方的使节、商人、旅行家、学者和僧侣之间进行互访,在经济贸易、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的交流一直没有中断过...[详细]
- 《史林》1988年04期
- 开放包容 交流互补——反观...
- 途径与方式中国与日本文化交流的途径:18世纪,中国和日本是彼此平等的邻国,均处于封建社会中央高度集权的闭关锁国状态,彼此的文化交流既不具有唐朝与明朝曾经的盛况,但未完...[详细]
- 《中外文化交流》2013年09期
- 唐代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佛教...
- 隋唐时期是中国与印度佛教文化交流最频繁的时期,南方丝绸之路也是中印之间佛教文化交流的要道之一,表现为不少内地僧人经南方丝绸之路不畏艰险到印度求法,印度高僧也不远万...[详细]
-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4期
- 辽金元夏时代的文化交流与风...
- 辽金元夏时期的地域文化为北方游牧、半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同中原传统的农耕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在自身特有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文化的精髓加以吸收借鉴,尤...[详细]
- 《人民论坛》2017年19期
- 唐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
- 本文认为唐代汉藏两族宗教文化交流通过民间的方式,将汉地的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传递到了藏区民间,也将藏族的苯教文化和其它宗教习俗传播到了汉地民间。民间层面宗...[详细]
- 《青海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 宋金聘使对文化交流的贡献
- 宋金对峙时期,双方虽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斗争,但双方的文化交流一直没有停止。和平相处时期,双方能够“友好”往来,文化交流正常。战争时期,双方如同水火,誓不两立,...[详细]
- 《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 试论西夏与周边民族的文化交...
- 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而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在它立国近二百年中,一直与周边民族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为宋辽金夏时期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试就...[详细]
- 《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