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政策的“自性”特征与发展
《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10期 王思斌; 下载(313)被引(1)


相关文章推荐
- 新常态下积极托底社会政策的...
- 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也会伴生就业不足、失业、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遭受威胁等问题,需要社会政策托底。社会政策托底应该是积极的托底,要从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社...[详细]
- 《探索与争鸣》2015年04期
- 社会政策这十年——“第十一...
- 自2005年第一届"社会政策国际论坛"召开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中国经济从高...[详细]
- 《中国民政》2015年15期
- 社会政策托底的基本内涵与路...
- "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这三句话精准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体现了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办事的精神和作风。特...[详细]
- 《群众》2013年12期
- 社会政策咨询:非诚勿扰
- 公众参与是社会政策的基石。我国的社会政策咨询时间短,公开方式简单,缺乏有效组织,咨询的结果不公开、不透明。政策咨询要抱着"闻过而喜"的态度听取不同意见;扩大政策咨询的...[详细]
- 《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 城乡社会政策并轨问题不容忽...
-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社会政策不健全,则是社会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表现。社会政策不健全的一项内容,就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城...[详细]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09期
- 论社会福利视角下我国社会政...
- 发展的首要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福利水平。而传统型社会政策忽视了社会福利的政治前提,忽视了社会政策的民主化,只把提供福利当作社会政策的目标,这显然违背了发展的宗旨。随着...[详细]
-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
- 社会政策也是一种生产力
- 杨团近日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我们不能将社会政策的度量长期停留稳定、效率和再分配这三个短期目标上,而忽视了社会政策的长期目标——可持续,抵御风险和其不确定性的机...[详细]
- 《人大建设》2009年09期
- 社会政策概念辨析
- 社会政策是一个被广泛运用但又缺乏公认定义的概念。本文主要从"经"和"纬"两条线来分别梳理社会政策概念的发展脉络、基本内涵及主要争议。从经向看,社会政策概念经历了缘起...[详细]
- 《社会学研究》2008年04期
- 中国正走向社会政策时代
-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详述了执政党"社会建设"方略,提出构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这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第一...[详细]
- 《学理论》2008年03期
- 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中国...
- 回顾自1978年至今30年间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一种引致和谐的社会政策正在中国形成。社会政策的结构从实践性社会政策与学科性社会政策的失衡走向协调;主题从发展与公正...[详细]
- 《探索与争鸣》2008年10期
- 注重对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完善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强社会政策学习研究的要求。完善的...[详细]
- 《红旗文稿》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