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主要建模点分析与教学建议
《山东教育》2011年Z4期 李兴燕; 下载(78)被引(0)


相关文章推荐
- 长度单位“米”的由来
- "米"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为什么这个固定的长度能被全世界的人认可为统一的度量单位呢?在古代,人们如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最早有记载的长度标准来自古埃及。这个长度标...[详细]
- 《数学小灵通(3-4年级版)》2020年Z1期
- 指向量感的意义构建历程——...
- 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即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而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那个实际物体的大小是否相吻合的一...[详细]
-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06期
- 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成员
- 学以致用,快乐学数学,快来展示你的数学童子功吧! 数学宣言:寻找生活里的数学,发现知识乐趣多。 在zài数shù学xué王wánɡ国ɡuó里lǐ,有yǒu一yí个ɡè长chánɡ...[详细]
- 《数学大王(低年级)》2020年10期
- 回归生活的数学课堂——以“...
- "长度单位"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测量也比较困难,因此要注意在活...[详细]
-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09期
- 怎么做可以更好地建立起毫米...
- 毫米是生活中比较少见的长度单位,学生建立毫米的量感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采取下面的教学过程。一、1毫米的量感1.认一认"1毫米"。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并提出问题:尺子上除了...[详细]
-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0年10期
- 生活中的长度单位
- 米、分米、厘米是长度单位,当我们测量较长的长度、距离时,通常用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长度、距离时用厘米作单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同学...[详细]
- 《小学生学习指导》2019年Z3期
- 让长度单位教学在学生的多重...
- 一、缘起——错误联想"厘米、米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大多数教师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知道它们都是长度单位,并记住"1米=100厘米"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进...[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13年17期
- “毫米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
-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22页例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体验毫米产生的必要性以及毫米与实际生活的联...[详细]
- 《小学数学教育》2016年23期
- 抓住关键环节 生成精彩课堂...
- 从历史的角度看,长度单位的建立是一个由随性走向规范、由个性走向统一的过程。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其核心环节有三个:一是体会建立统一度量标准的重要性,二是建立关于该标准...[详细]
- 《小学数学教育》2016年22期
- “分米和毫米”的教学设计
- 选择用哪种长度单位测量或者估算物体的长度是"分米和毫米"的教学难点。通过建立长度表象,让学生充分了解分米与毫米的概念,熟悉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转化,体现了"生本...[详细]
- 《小学教学参考》2017年02期
- 建立标准 累加计量 积累经...
- 在观察和研究周围的事物时,我们常常要比较或测定它们的长短、大小、轻重等,这些可以比较或测定的事物的性质都是量。因此,计量成为人们进行生产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手...[详细]
- 《小学数学教育》2017年Z1期